作者:赵广立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1/19 14:35:42
选择字号:
不经意迎来“黄金年代”后,他选择在质疑中坚守

 

在登上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年度“CCF王选奖”领奖台时,52岁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聂华是董事长、是总裁,是信创产业的领军人物,从0到1带领国产服务器企业创业成功,事业有成、意气风发。

聂华获颁“CCF 王选奖” CNCC 供图

“很多人都觉得我当初义无反顾去了企业,选对了方向,获得了事业成功,也获得了其他方面的激励……但我经常在想,这是你们的视角。”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访谈时,这位低调的国产服务器“弄潮儿”以最朴实的话语讲述了自己的过往,以及他眼中的中国计算产业过去二三十年的历史变迁。

被动进入“黄金年代”

聂华的个人“奋斗史”,要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计算所)在本世纪初的体制机制改革说起。

当初,为了打破“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局面,计算所在时任所长李国杰的主持下开启了一场研究所转制改革。科研人员要在事业编制和所办企业之间“二选一”,要么留在计算所,要么到市场上创业,以解决计算所的定位和发展问题。轮到聂华“选”的时候,计算所的岗位已经被占满了。

“说句开玩笑的话,当初我是被迫选择去企业的。”聂华说,在那时大多数人认为在中国科学院的研究所更加体面、安稳,也鲜少人看好去企业能如何,更没人想到还能有机会再创业。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当初的选择,都是“马后炮”。毕竟,谁不希望自己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呢?

然而,时代滚滚向前,它一步步绘就了人们不曾预想的发展宏图。在这幅图中,聂华也终于迎来了属于计算机工程师的黄金年代。

“投身企业后,我的经历大概可以分成两段。”聂华说,前半段是研制高性能计算机,后半段则是带领中科可控从0到1摸索国产服务器产业生态。

“从我入行那天,国产高性能计算机就面临着封锁和禁运。”聂华告诉记者,国产超算从打破“玻璃房子”开始做国产品牌,逐渐深入到计算机各项核心技术;从在世界超算排行榜上名不见经传,到榜单前十甚至前几位,“我有幸经历了一段恢弘的自主创新史”。

聂华说,这段宝贵的经历给他留下了深刻影响,这也给足了他带领中科可控扛起国产服务器“大旗”的底气。

中科可控大楼。 中科可控 供图


“高性能计算机实现了从性能到核心技术的全面突破之后,我们才真正到了实现安全可控的阶段——这是一项更加产业化的工作,要面对的问题是,怎么让自主可控的国产计算机真正用起来、真的好用起来。”聂华说。

在被质疑中坚守

信息技术自主创新,国内有三种模式。一种是“北斗模式”,面临各种封锁,别无他法只能向内求;一种是“5G模式”,就如同通信领域,各国一起构建标准、同台发展,大家比拼的是谁能得到更广泛认可;还有一种是“高铁模式”,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完成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过程。

在国内众多核心芯片(CPU)技术路线中,国产C86更近似于“高铁模式”。聂华所投身的,正是国产C86产品生态的产业化进程。

国产C86是基于x86架构的兼容体系,由于该体系最早源于与AMD公司的技术授权协议,因此常被认为并非“真国产”。事实上,C86技术体系是最早一批进入“信创”名录的核心芯片之一,C86芯片产品也在此后数年的自主迭代中不断缩短与同档芯片的技术差距,实现了国产化的蝶变,取得了芯片版“高铁模式”的成功。

更重要的是,C86技术路线由于兼容性强,能适配主流软硬件生态,这使得其无论CPU还是GPU,都可以“享受历史上生态分工带来的所有成果”,所以中科可控坚定的选择了C86生态。

聂华说,只有经历了从“集成创新”到“核心创新”的人才知道,当遇见这样一款自主芯片的时候,心中会泛起多少把它们“用起来”的冲动,让它成为国产替代的重要力量。

“李国杰老师曾经说,计算所要走出用‘珍珠’换‘玛瑙’的创新之路——也就是以技术换技术的道路。但当我们发现自己手中已经握着‘玛瑙’的时候,就觉得更有责任要把它推向市场。”聂华告诉记者,中科可控选择的正是这条路。

但问题是,用户甚至对手并不知道依靠“高铁模式”的C86哪些是引进、哪些是再创新;甚至怀疑它到底是不是自主芯片、到底是真安全还是假可控。

这也注定,聂华必须要穿过被质疑的迷雾,越过不断验证的山丘。

“在推广过程中,确实闹出过一些啼笑皆非的笑话。”聂华对《中国科学报》说道,仅就因为C86的CPU支持Windows系统安装,许多客户在购置了中科可控的产品后,安装了Windows系统,而这却被视为是“阻挠自主产品替代”。

“这就好比说菜刀能伤人,你卖菜刀的就有错。”聂华说,后来,团队不得不选用一款无Windows驱动的显卡,给安装Windows制造障碍,“自废武功”以求生存。

“其实,认为兼容主流生态就不是真国产,这是极大的误读,我们当时引进这一技术体系最值钱的部分,就是它的兼容性。”聂华说,正是由于x86指令集的兼容,所以类似Windows这种庞大的、没有源代码的软件可以安装应用。“无源代码的软件有数百万之巨,难道需要逐个适配的才是好产品?不对吧?”

如今,对于聂华和中科可控而言,最难的时刻已经挺了过来。一路走来,C86既证明了它完全自主可控,又体现了兼容的优势和好处。特别地,目前信息技术产业已经行进到安全可控的“深水区”,面临着数量庞大的无源码工业软件和工业应用问题,C86路线的开放和兼容优势,更显现出了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生态活力。

“能感受到,我们正在逐渐被理解,逐渐被肯定。”聂华说,用户的反馈已逐渐从“能用”变成“易用”“好用”,这标志着中科可控已打造出了一条“非常有韧性的产业供应链”。

“众人拾柴火焰高”

说起来,聂华并不太喜欢“弄潮儿”这个词。他更愿意将他今天的成就,归功于中国计算机事业的迅猛发展,归功于“逢天时、占地利、得人和”。具象到自己身上,就是“入对了行、生对了时代、众人拾柴火焰高”。

“我得的奖项以王选先生命名,王选先生当时解决最大的问题是汉字激光照排。”聂华说,对比之下,今天计算机产业的发展是如此迅速,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也远超人们的预料,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另一方面,中国计算机产业从以前“处处受限”到“三大件”全面突破,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追赶到并跑,就是这十几年的事情。而且,我国也分外重视科技自立自强,正处在“科技—产业—国力”的正循环之中。这一切,都提供了“创业友好”的条件。

“这就是我们生逢其时。如果不是在这个时代,也就做不出这些事情。说白了就是入对了行,赶上了好时候。”聂华说,能明显感受到,自己能获得“CCF王选奖”提名,有着鲜明的产业特色,他恰好是在时代背景下做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

说到“得人和”这一要素,聂华想起了他今年在哈尔滨参加中国计算机大会时遇到的西南交通大学一位数学领域的教授。

“他也来参加这个会。他当时很感慨,说‘这么一个民间学会能有上万人来开会,太震撼了’。他说,在数学领域,可能一两百人的大会就是全国性的大会了。”

这番话也让聂华心生慨叹。

“众人拾柴火焰高。我总是想,一个人能做的事太少了。我很感恩中科可控这个团队,也感恩我之前的从业经历,但我更感激我们有这么多人为中国计算事业紧密合作、添砖加瓦。”聂华说:“我从业至今超过30年了,30年前不敢想象今天这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觉得,我的经历见证了中国计算机产业的发展。”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车上喝饮料不洒了?“黑科技”水杯来了 超加工食品正将年轻人推向前驱糖尿病
地下“社交网络”帮作物“传递情报” 乙烯可正向调控棉花耐冷性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