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宁波研究院教授虞益挺课题组基于阻抗匹配理论与定制化损耗工程,构建了一种珐珀匹配损耗超表面,提出了可见光、红外与雷达波段间的协同调控策略。相关成果发表在《先进材料》上。
自上世纪90年代美国提出情报、监视与侦察(ISR)系统以来,多光谱探测技术迅速发展,使得传统的单波段隐身手段逐渐失效。作为新一代对抗策略,多谱段兼容隐身技术应运而生并快速发展。然而,现有设计多以规避波段间串扰为主,在谱段间协同与综合性能优化方面仍面临挑战。
针对这一挑战,团队构建了一种珐珀匹配损耗超表面,提出了可见光、红外与雷达波段间的协同调控策略。所提出的珐珀匹配损耗网络由两种关键策略构成,前者通过伪装像素层实现初始阻抗转变,并在内部吸波层中构建梯度阻抗结构以有效引导电磁波耦合进入;后者则通过珐珀共振、电感-电容谐振、介电损耗、磁损耗及多重散射等定制化配置,在各频段实现能量的精准耗散,从而获得超宽带微波吸收性能。
团队所提出的超表面设计原理。西北工业大学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伪装像素层不仅可实现动态可见光数码迷彩,还可与底层结构共同构建珐珀腔,通过热屏蔽与热补偿协同的热管理策略实现自适应红外匹配。最终实现的多谱段隐身蒙皮仅5.9毫米厚度,在林地、海洋与山地环境下可进行动态迷彩切换,在高辐射与低辐射背景下具备自适应红外隐身,并拥有目前最宽的微波吸收带宽。
此外,该结构在可见光、红外和微波波段均表现出优异的集成灵活性、偏振不敏感性与角度稳定性,在便携式、现场部署的多谱段伪装系统中展现出巨大应用潜力,特别适用于装甲车辆、移动指挥单元等配备电源的地面作战平台以及特种兵在野外环境下的快速伪装。
相关论文信息:http://doi.org/10.1002/adma.202517422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