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媛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1/16 15:44:48
选择字号:
西安电子科大研发“人体痕量气体探测装备” 助力重大灾害救援

 

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程鹏飞团队接连收到来自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科技处的两封感谢信,信中对该团队在“12·4深圳深江铁路坍塌事故”和“8·7兰州榆中山洪泥石流”两次重大灾害救援中的突出贡献表示感谢。

在2024年12月4日发生的深圳深江铁路坍塌事故救援中,程鹏飞团队的研究生白皓宇、廖佳新第一时间奔赴现场,与上海消防研究所救援队伍并肩作战,深入一线开展探测搜索工作。期间,他们运用团队在“十四五”期间研发的“人体痕量气体标记物探测装备”,为救援行动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撑,显著提升了搜救效率。

在2025年8月7日兰州榆中县发生的山洪泥石流灾害中,程鹏飞团队教师何晓川与研究生余泽韬携带专业装备迅速赶赴灾区。面对烈日高温和泥石流威胁,他们手提肩扛设备,徒步登山深入核心区域,与救援队伍协同作战,运用同一先进装备开展生命探测,展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素养。

多次救援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院师生均以实际行动展现了科研力量在社会应急救援中的重要作用。

据悉,“人体痕量气体标记物探测装备”是程鹏飞教授团队在“十四五”期间重点攻关的科研成果,具备高灵敏度、快速响应等特点,通过高灵敏度气体传感器阵列,成为救援现场的“电子嗅觉搜救犬”,可精准探测被困人员代谢产生的痕量气体,帮助救援队伍在复杂环境中快速锁定人体生命体目标,装备可穿透钢筋混凝土、泥石流的阻隔,为废墟下的生命点燃希望之光。该设备曾用于12·18积石山地震、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沐爱镇金坪村山体滑坡的灾后救援工作。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地下“社交网络”帮作物“传递情报” 乙烯可正向调控棉花耐冷性
九寨沟震后八年生态恢复成效显著 arXiv将不再接受计算机科学综述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