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25地下储气与能源储备国际青年科学家创新峰会召开 |
|
|
11月14至16日,由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地质碳储与工程安全研究中心、岩土力学与工程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25地下储气与能源储备国际青年科学家创新峰会在武汉举行。
会议现场。主办单位供图
峰次大会以“C02地质封存、地下储氢、地下空气压缩储能等地下气体储存中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围绕地下气体储存、地下空间储能、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等岩土工程前沿热点议题,聚焦岩石力学与岩土工程前沿方向及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大科技需求,通过特邀报告、学术论坛等多元化形式,为全球该领域专家学者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峰会旨在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地下储气与能源储备领域的国际地位和学术影响力,推动岩土力学与工程、渗流力学、地球化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协同发展。
武汉岩土所副所长、研究员李邵军出席开幕式并在致辞中表示,地下储气与能源储备技术对保障能源安全、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战略意义。随后,李邵军主持了中国科学院国际交流计划国际杰出学者颁奖仪式,获奖人为英国皇家科学院、皇家工程院、美国工程院三院院士Martin Blunt教授。
Martin Blunt教授在获奖感言中表示,开展地下储气与能源储备领域的全球性交流合作,对实现全球能源绿色转型、推进全球能源深度脱碳意义重大,相信中国将在地下储气与能源储备领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本次峰会汇聚全球行业顶尖智慧,特邀报告环节亮点纷呈。同济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孙树瑜、美国Carbon Solutions公司首席执行官Richard Middleton、美国Soeder Geoscienses公司首席咨询师Daniel Soeder、日本东京大学教授Takeshi Tsuji、丹麦科技大学教授Wei Yan等专家带来多场报告。
据悉,峰会还设置了多个平行分会场,分别围绕地下储气与能源环境下井筒完整性评价与保障、多孔介质成像与多场耦合分析、CO?高效利用与安全封存新进展、地下储气储能研究前沿等议题开展深入研讨。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