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朱丹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1/16 15:36:10
选择字号:
中广核发布“新一代智能工控系统产品集”

 

11月13日,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广核)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智能工控系统产品集(iNICS)”正式在深圳发布。这标志着我国核电仪控系统在数智化领域实现引领性突破。

作为在“和睦系统”基础上推出的全新核电仪控产品,iNICS深度融合了数字孪生与人工智能技术,构建起具备“感知-分析-决策-执行”全流程闭环的核电“数智大脑”,实现100%国产化,并具备故障预警、智能监盘、辅助决策等多项高级智能化功能,推动核电站运行向“安全、稳定、少人值守”的智能模式转型。

新一代智能工控系统产品机柜。中广核供图

“和睦系统”是中广核自主研发的我国首个核级数字化仪控系统(DCS),自2010年发布以来,已广泛应用于包括“华龙一号”、VVER、高温气冷堆在内的33台核电机组,覆盖二代、三代及四代核电技术路线,为国家节省近百亿元建设资金。

此次发布的iNICS集涵盖4大类20项产品,包括新型DCS实体、DCS虚拟体、新型研制工具及服务平台,推动核电控制由“自动控制型”单点设备向“智能服务型”开放生态演进。该系统赋予核电站“大脑”安全与智能的双重保障。

iNICS通过智能运维场景对核电站设备实施全天候健康监测,借助健康管理模型智能比对参数,可对50%以上的潜在故障进行提前预警。即便发生设备故障,数字虚拟体可迅速定位问题源头,使平均故障修复时间缩短50%。这标志着核电站运维由“被动维护”迈入“主动预警、精准运维”的新阶段。

核安全级数字化仪控系统机柜作为核电站关键控制系统的核心载体,需严格遵循国际原子能机构1E级安全标准,确保在极端环境下稳定运行。目前行业内普遍采用的机柜单柜重量高达900公斤,不仅成本高,也对核电站楼层承重提出挑战。

中广核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团队从材料、结构、工艺三大维度实施轻量化攻关:选用高强度钢材替代传统材料,力学性能提升至普通碳钢的3倍;引入拓扑优化技术,依据载荷与约束条件寻找最优材料分布,形成满足抗震要求的“八梁六柱”框架;采用高强度三通与螺接工艺替代传统焊接工艺,提升制造效率与稳定性。“小型紧凑”的新一代机柜实现单柜重量仅350公斤,同时集成度更高、部署周期显著缩短,机柜部署数量大幅减少。

记者了解到,iNICS可为多堆型机组提供软硬件完全国产化的整体解决方案。该产品基于统一数据底座与低代码平台构建开放应用生态,实现知识、数据和应用的统一复用与生态协同。打造行业领先的高集成度数字化仪控系统架构,机组所需机柜数量降幅近40%,显著节约建设成本与空间,提高核电机组的经济性。依托工控边缘云平台,iNICS还提供智能运维、报警、规程及监盘等高级应用,并内置商用密码与可信计算技术,实现“外挂防护”与“内生免疫”相结合的内外一体防护网络安全。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地下“社交网络”帮作物“传递情报” 乙烯可正向调控棉花耐冷性
九寨沟震后八年生态恢复成效显著 arXiv将不再接受计算机科学综述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