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北京11月13日电 (记者张佳欣)利用欧洲空间局的“XMM-牛顿”空间天文台与LOFAR射电望远镜,国际天文学家团队首次明确观测到一次强烈的日冕物质抛射(CME)事件,即一颗太阳系外恒星向外喷射出巨量等离子体,其能量之强足以剥离附近行星的大气层。相关成果12日发表于《自然》杂志。
艺术家描绘了一颗巨大的红色恒星释放出耀眼而剧烈的光芒。恒星周围环绕着旋转的红色和橙色图案,暗示着它正处于剧烈的活动之中。背景中,一颗较小的蓝色行星显现出来,其后拖着一条淡淡的、飘渺的尾迹,表明它的大气层正在被吹散。整个画面以繁星点点的黑暗太空为背景。图片来源:美国科学促进会优瑞科网站
CME是太阳上常见的剧烈爆发现象,其间会向外抛出高温等离子体,并形成强烈的空间风暴。虽然CME在太阳上屡见不鲜,但科学家此前却从未在其他恒星上确切地观测到类似事件。
此次,研究团队通过LOFAR射电望远镜捕获到一个短暂而强烈的射电信号,并证实信号来自距离地球约40光年的一颗红矮星。这种信号的出现,意味着物质已脱离恒星磁场的约束,正是典型的CME特征。
这颗红矮星质量约为太阳的一半,自转速度比太阳快20倍,磁场强度是太阳的300倍。团队利用LOFAR射电望远镜获取射电数据,并借助“XMM-牛顿”空间天文台观测其X射线辐射,确定恒星温度、亮度和转速,从而验证CME的性质和运动轨迹。结果显示,这次喷发速度高达每秒2400公里。如此高速且高密度的喷射足以在短时间内剥离任何近轨行星的大气层,使其失去宜居条件。
该发现对搜寻系外生命意义重大。行星能否适宜生命生存,取决于其是否位于恒星的“宜居带”。然而,如果母星活动剧烈、频繁爆发CME,即使行星轨道“刚刚好”,也可能因大气被剥光而变为荒芜岩石。
这一成果不仅填补了天文学界关于太阳系外CME观测的空白,也为理解恒星活动及空间天气演化提供了新视角。科学家目前正通过多项任务持续监测太阳与空间环境,“XMM-牛顿”空间天文台也将持续为揭示不同恒星的高能活动提供关键观测数据。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