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聚力湾区中医药高地·共筑产教融合新生态”校企合作签约仪式在广州中医药大学(以下简称广中医)大学城校区举行。记者获悉,本次签约仪式分为“战略框架协议签约”与“技术转移转化项目签约”两大环节,涵盖中医药科研创新、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多个领域。
陈文锋致辞。广中宣供图,下同
广中医党委书记陈文锋在致辞时指出,当下,粤港澳大湾区已成为国内中医药产业的重要增长极,学校将发挥好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等国家级平台的作用,进一步密切政府、产业、高校联动,让科研对接产业,在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在创新链孕育和爆发产业链。
据介绍,广中医近年来已建成9个国家级科研平台与62个省部级平台,形成了完善的研发平台体系。近5年来,该校实现了47项科研成果转化,总金额超过2.6亿元;近3年来与茂名、广东农垦集团共建广东南药种业创新园,吸引企业共建新增种植面积20多万亩,新增产值累计34亿元。
广东省教育厅科研处处长吴宝榆在致辞时表示,希望广中医进一步深化与企业的全方位合作,围绕产业发展需求,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更多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中医药人才,同时希望各签约企业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积极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工作,共同为建设中医药强省、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
邱亚洪致辞。
广东省中医药局党组书记、局长邱亚洪在致辞时表示,广东既有深厚的中医药文化沉淀,又有完善的产业基础,药材种植面积全国领先,中药企业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希望广中医以此次签约为契机,把企业的需求转化为教师的“活课题”,把产业的难题转化为科研的主攻方向,链接课堂、车间、科研、市场,让纸面上的专利变成货架上的好产品,使实验室里的新突破变成百姓受益的真效益。
本草纲目(厦门)医药集团董事长杨明江、金域医学总裁严婷、中炬高新技术实业副总经理林晓冬、华大集团高级副总裁许四虎作为企业代表发言,分享了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实践经验与未来规划。他们表示,将以此次合作为起点,充分发挥企业在市场资源、产业转化方面的优势,与广中医共同探索人才共育、科研共攻、成果共享的新路径,助力中医药的现代化与产业化。
签约现场。
广中医校长王宏斌代表学校,与扬子江药业、华润三九、广药集团、中国中药控股、万泰元经典名方健康产业、以岭药业、广州至信药业、康缘药业、鲁南制药、康美药业、本草纲目集团、丹纳赫生命科学、金域医学、华大集团、中炬高新科技实业集团等十余家行业龙头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校企双方将围绕联合实验室、人才培养、科研项目、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深化合作,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
记者了解到,本次签约的技术转移转化项目共6个,总金额达2720.5万元。由广中医詹若挺、沈奇、王澍欣等专家团队牵头的项目,将通过与重庆百笑医疗、广州康怡生物、南京浮针医学研究所、长安七郎中中医药科技、广东省茂名农垦集团等企业携手,实现中医药创新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市场,让科研成果真正转化为惠及百姓的健康效益。
签约现场。
会上,中国中药控股有限公司总裁李鸿坚、上海以岭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侯云龙、白云山中一药业有限公司时尚中药研究院院长黄秋凌结合行业实践与合作案例作主题报告,为参会人员解析了中医药产业发展趋势与产教融合路径,引发现场热烈互动、交流。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