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宁波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科普团队在宁波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开展了一场面向特殊儿童的数学公益课程。该活动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了《数学传奇》与《汉诺塔》两门课程,旨在以生动的形式降低数学的理解难度,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活动现场。图片由宁波大学提供
?
科普团队在课前对特殊儿童的认知特点进行了调研,并据此优化了课程内容。在《数学传奇》课上,宁波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讲师祝晓宇从“什么是素数”入手,结合数学家张益唐的研究经历,将数学知识融入人物故事,避免使用复杂公式。宁波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讲师李玲珠则通过《汉诺塔》课程引导学生分组操作塔片,从单层到三层逐步实践,引导他们在动手过程中理解递归逻辑。课堂中,学生积极参与,互相协作,表现出较强的探索意愿。
宁波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党委书记霍妍在交流中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数学思维训练为这些孩子打开一扇窗。今天的课程或许能成为一把钥匙。”他提到,学院未来将继续推进类似公益活动,拓展数学教育的服务范围,助力教育公平与融合发展。
此次活动是宁波市教育局联合高校服务基础教育薄弱环节的举措之一。“高校+特殊教育学校”的合作模式,为特殊儿童接触优质教育资源搭建了平台,也为融合教育的实践提供了新思路。作为宁波市数学学会理事长单位,宁波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表示,将继续依托学会平台推进相关工作,助力每一位特殊儿童享有公平的教育机会。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