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梁嘉韵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0/17 19:40:05
选择字号:
跨越700公里!广州专家“隔空”完成南宁高难度手术

 

700公里距离、38毫秒延迟、50毫升出血量——这组数字背后,是一场国产手术机器人助力的生命救援。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一院)副院长、胆胰外科学科带头人殷晓煜通过5G网络远程操控国产手术机器人,成功为广西南宁胰腺癌患者黄女士(化名)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该手术被誉为外科手术的“珠穆朗玛峰”。

专家在广州通过操控国产手术机器人精准切除700公里外肿瘤。中山一院供图,下同

  ?

“这项难度堪比攀登珠峰的手术,不仅让患者术后第二天下床、12天无并发症出院,也验证了国产远程医疗技术的临床价值。”殷晓煜说。

65岁的黄女士半年来莫名暴瘦30多斤,还伴皮肤发黄、食欲不振,当地医院确诊其为胰头癌。“胰头是胰腺的一部分,胰头周围包裹人体关键大血管,黄女士的肿瘤像颗‘定时炸弹’,已压迫胆管致严重黄疸,肝功能正急速恶化。”殷晓煜解释。

受中山一院广西医院普通外科主任陈元元邀请,殷晓煜远程会诊后判断:“肿瘤暂无远处转移,要救命,唯一办法是做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殷晓煜表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腹部外科中最复杂、最困难的手术之一,堪称腹部外科的“珠穆朗玛峰”。它需要精准切除胰头、部分胃、十二指肠、部分空肠、胆总管及胆囊6个器官并进行淋巴结清扫,再像连接精密管道一样,将空肠与胰腺、胆管及胃进行吻合。步骤繁琐,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可能导致致命的大出血或严重的并发症。

殷晓煜教授指导国产机器人手术。

  ?

凭借累计完成1300例机器人手术、5例国产机器人远程手术的经验,殷晓煜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人在广州,通过稳定的5G宽带,实时操控南宁手术室里的国产机器人手臂,为黄女士完成手术。

9月30日手术当天,广州的操作台前,殷晓煜凝神屏息,紧盯高清3D影像操控操纵杆;南宁手术室内,机械臂灵活且稳定地完成分离、切割与缝合,全程信号延迟稳定在38毫秒内,几乎可忽略。

手术最惊险的是将肿瘤从大血管上剥离——毫厘偏差就可能引发大出血。依托机器人10倍放大的高清视野、能360度旋转的“机械手腕”,殷晓煜实现毫米级精细操作,完美保护了周围血管。

经过7个多小时的奋战,手术宣告成功。整块肿瘤被完整切除,出血量仅有50毫升。术后黄女士恢复顺利,第12天健康出院,没有出现并发症。

“借助这个技术平台,医疗资源薄弱地区的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一线城市同等质量的诊疗服务——既免去长途奔波之苦,还能省就医费用。”殷晓煜表示,开展远程国产机器人手术,可以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流动”到需要的地方。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我国首颗海洋盐度探测卫星完成在轨测试 新型光电神经网络架构让光电计算精度更高
神秘宇宙“斑点”究竟是什么? “向上生长”的芯片,突破摩尔定律限制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