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27 22:16:59
选择字号:
多个“先用后付”项目落地广东

 

近日,粤科发布35号“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 全面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暨‘先用后付’项目发布”活动在广州举行。现场发布了“广东高校科研院所可转化专利数据库”,数据库汇总存量专利数据8.12万件,技术需求数据1100件,将对推动广东更多专利走出“实验室”走向“产业链”发挥重要作用。

记者获悉,“先用后付”方式进行科技成果许可使用,是专利转化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方式。广东积极探索科技成果“先用后付”新模式。近日,由广东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卫健委、省市场监管局联合印发《关于发布和推广广东省“先用后转”有关科技成果的通知》,整理发布2100余项科技成果,发动广大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精准对接,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障碍。

活动现场,广东省专利转化运用基地、广东省高校成果转移转化投资中心、新型工业化标准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粤港澳大湾区复旦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粤科合作基地、华南理工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粤科合作基地、光明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粤科合作基地等6个合作基地成功挂牌。

此外,粤科华工基金、粤科复旦母基金2支高校成果转化基金进行合作意向签约,基金总规模合计7亿元;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高端装备用轻量化钛铝材料及部件产业化”等10个科技成果“先用后付”项目分别与广州冠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二元合生(广州)生化制品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签订合作意向,开启探索成果转化项目“先用后付”新篇章。

活动还组织相关政府机构、高校及科研机构代表、行业领军企业代表围绕探讨科技成果“先用后付”实践过程中的堵点、难点及经验,管理机制与尽职免责规则,以及“基金+基地+专业孵化”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科研+人才+商业+投资资源”协同合作等主题进行了交流探讨,合力推动科技成果“先用后付”模式在广东有效落地。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王赤:在仰望星空中凝心聚力 南非MeerKAT射电望远镜发现巨型射电星系
新模型预测电池衰减轨迹 科学家发现草原极端干旱“密码”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