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温才妃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8/13 16:55:20
选择字号:
是什么吸引了一群研究生化身“田管家”

 

“臧博士,这段时间高温来袭,我们基地水稻该怎么进行水肥管理?”

“许老师,上次说的水稻‘无人化’栽培技术示范什么时候开始?”

……

在江苏常州溧阳市的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实验示范基地,扬州大学农学院的党员“博硕团”的师生被一群农户围住问个不停。

8月初,正值水稻生长的关键时期,扬州大学农学院研究生们化身“田管家”,奔走在万亩粮田之上,为农民们提供“管家式”技术服务。

“今年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团队利用假期在溧阳调研现代农业发展,开展水稻‘无人化’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水稻绿色超高产栽培技术攻关示范。”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研究生李康睿,也是“田管家”党员博硕士科技助农实践团的团长。在她看来,此次实践推进了基地主推技术的示范推广,辐射带动基地周边农户共享农业现代化前沿科技成果,助力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惠及农户。

溧阳市的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实验示范基地只是该团队提供定向科技指导服务的站点之一。李康睿介绍,团队成员分布在省内外多个农村一线、多家农场基地,在智慧农业、生态环保、粮食高产等方面进行技术推广,成为农民心中认可的“田管家”。

8月1日,临近中午,扬州市沙头镇试验田已经暴晒在烈日中,扬州大学农学院学生党员时强和几位博硕士生头顶草帽、身穿白褂,站在田里开展取样工作已近1小时,虽满身被汗水湿透,但他们丝毫没有被高温影响,全神贯注。

时强说,自己已在沙头镇开展“优质水稻品种综合纯化提优方法”的研究已经三年了,目前是水稻陆续进入拔节长穗的关键时期,必须及时取样,才能获得与产量相关的群体指标,以此为农民们筛选更优质高产的水稻品种。

把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的还有吴高钊和他的同学们。为了缓解传统育秧技术流程繁琐、用工量大且对环境不友好等问题,他们在江苏省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扬州大学农学院博士胡群的带领下成立了“壮秧植黔”团队,进行新型产品研发,并强化科技服务意识,深入贵州等丘陵地区开展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为稻农解决实际问题,打造丘陵水稻增产增效高产样板。

“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科技助农中践行初心使命。这是我们对党员博硕士科技助农实践团的期许,也是对全体农科学子的希望。”扬州大学农学院党委书记周立云说。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肉眼可见!JUICE将飞越地球和月球 航迹云带来更多气候变暖
读文献和模仿:科研新手正确开启学术之路 韦布观测到巨行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