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佳蔚 来源:澎湃新闻 发布时间:2024/6/14 15:35:12
选择字号:
复旦大学中山临床医学院、华山临床医学院揭牌

 

6月13日,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被纳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托管(以下简称“三方共建托管”)五周年之际,复旦上医举行以“医学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之路”为主题的研讨会。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吴岩,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解冬,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教育司副司长陈昕煜出席研讨会并讲话。

  ?

6月13日,复旦大学中山临床医学院、华山临床医学院揭牌。本文图片均为复旦上医供图

中国医学教育经过多年发展、多方协同,取得了重要成绩,确定了医学教育“大国计、大民生、大学科、大专业”的新定位、“道术、仁术、技术、学术、艺术”的人才培养新标准和以“‘5+3’为主体,‘3+2’为补充”的教育体系。

吴岩肯定了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三方共建托管工作取得的突出成绩。他表示,五年来,复旦大学汇聚三方合力,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医学院的目标,深化了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激发了办学活力,强化了综合性大学办医学教育的完整性,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优势,大力发展学科交叉融合,体现了新医科的发展方向,在医、教、研方面共同提高,探索形成了医学教育的“复旦经验”。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表示,努力探索一流综合性大学办一流医学教育的新路,复旦大学紧密对接国家急需和前瞻布局,用好综合性大学学科优势,不断完善卓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医学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

复旦大学校长、上海医学院院长金力作了题为“勇当排头兵,改革再出发,走好中国医学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之路”的主旨报告。这五年来,依托三方共建托管,复旦上医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着力保证医学教育的完整性;狠抓内涵建设,持续推动医科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紧盯“国之大者”“城之要者”,为国家、为上海持续作出新贡献。

金力说,人才培养始终是大学的根本任务,全面提升医学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始终是复旦上医肩负的重要使命。面向未来,复旦上医将致力于培养“干细胞式”的医学人才,打造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让培养出的医学生像干细胞那样具有多学科基础、多方面潜力和高素质潜能,成长为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人民健康守护者和能够解决健康领域重大科学问题、应对重大疾病防控挑战的未来医学领军人才。

  ?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校园。

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是医学教育的皇冠。近年来,复旦上医全面深化临床医学八年制教育改革,从2023级起推行基于“5+3”模式的八年制新培养方案,同时落地实施临床医学院改革,通过强化临床教学主体职能、筑牢临床师资队伍根基、构建临床医学“三全育人”新体系、健全临床教学组织机构等举措,进一步强化附属医院医学人才培养主阵地作用,建设一流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

复旦上医一项新的重点改革,即从2023级起推行基于“5+3”的新的八年制培养方案,包括改革课程设置,让学生从入学起就接触临床和科研实践。加强通识基础教育,培养学生与不同学科交流对话的能力。推行医学整合式课程,强化系统观念和临床思维,实行“临床+X”的双导师制,促进前沿交叉人才的培养,优化阶段性评价和分类安排。这些改革的目标是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医师科学家,造就未来的医学领军人才。

另一项重点改革,是落地实施临床医学院改革。6月14日,复旦大学中山临床医学院、华山临床医学院正式揭牌。复旦上医历史上曾有过中山、华山等临床医学院,此次改革,复旦上医力求体现鲜明的时代特点,同时兼具复旦特色。这两个新的临床医学院,将作为复旦大学的二级学院,以立德树人和医学教育教学为主责,同时承担技术和应用科学研究。中山医院、华山医院,保持医院的独立完整架构,以承担医疗服务和医院高质量发展为主责,同时承担临床、科研和教学。

在新一轮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复旦上医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其中,《服务需求、提高质量:医学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与创新实践》是临床医学硕博研究生教育领域唯一的一等奖。在“医学界”每年发布的中国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排行榜上,复旦上医已经六年蝉联榜首。

复旦大学原党委书记焦扬等老领导代表,顾玉东、闻玉梅、王正敏、段树民、樊嘉、黄荷凤等两院院士代表,以及16所兄弟高校和医学院代表出席研讨会。

(原题:复旦大学中山临床医学院、华山临床医学院揭牌,将作为学校二级学院)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双星计划”:开启中国空间科学新纪元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