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行勇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6/8 17:46:00
选择字号:
第十三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与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举行
变革和创新的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

 

6月7日,第十三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与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在西安开幕。中国科学院院士安芷生、张国伟、周卫健、刘丛强、彭建兵等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近千名同位素地球化学领域的专家学者、青年学生出席或参加以“变革和创新的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为主题的中国同位素地质学界盛会。


本届大会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同位素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同位素地质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矿分析测试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筹)承办,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长安大学等6家单位联合协办。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同位素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韦刚健研究员致辞并主持,大会特邀报告分别由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金章东研究员和西北大学袁洪林教授主持。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所长孙有斌研究员在致辞中指出,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和地球化学方法也可为环境科学,矿产资源、气候变化等研究领域提供核心技术,对抢占地球与行星科学研究制高点和服务国家资源供给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需求,都具有重要意义。最后,期待与会者以学术交流为纽带,深化合作,携手努力,共同推动我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与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繁荣发展。


西北大学副校长曹蓉和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副主席李肇娥分别致辞,希望在本次全国同位素年代学与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研讨会上,各位专家能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通过技术交流与思想碰撞,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找准新定位、聚焦新需求、抢抓新机遇、应对新挑战,推动我国同位素年代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取得新成果。


中国地质学会同位素专业委员会朱祥坤主任代表中国地质学会和受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理事长冯新斌委托的常务副秘书长郭盛也分别作致辞。


在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周卫健院士和天津大学刘丛强院士分别作题为“中国黄土10Be的环境示踪研究”和“同位素地球化学与地球系统层圈相互作用研究”特邀大会报告;西安交通大学程海教授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蒋少涌教授分别作题为“石笋中的同位素与全球变化”和“原位微区同位素地球化学与U-Pb定年方法及其矿床学应用”特邀大会报告。


本届大会为期三天,共设置有6大板块,24个专题,137个邀请主题报告,322个口头报告,80多个展板报告。与会专家学者代表围绕同位素分析技术及理论、天体同位素地球化学、多圈层地球系统过程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能源和资源的勘察和开发利用等议题,进行深入研讨。本次大会旨在搭建一个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同位素地球科学领域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推动我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与同位素地球化学的变革与突破。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所长孙有斌研究员代表承办单位致欢迎辞。张行勇摄



           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副主席李肇娥致辞。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所供图



                     同位素专业委员会主任朱祥坤致辞。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所供图



                    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卫健研究员作大会邀请报告。张行勇摄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丛强教授作大会邀请报告。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所供图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0”科研入门需要作哪些准备?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