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庆龄 来源:复旦大学 发布时间:2024/5/31 10:27:18
选择字号:
复旦信息星,发射!

 

5月31日上午7时39分,谷神星一号遥十二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将“极光星座01星、02 星”激光通信试验遥感卫星送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成功。

两颗卫星将建立稳定的激光通信链路,验证从300公里至4000公里不同星间距下宽带星间激光通信,测试星间业务数据的高速稳定传输。

其中,“极光星座01星”又名“复旦信息星”,是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下简称信息学院)的冠名星,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电磁波与遥感科学专家、信息学院教授金亚秋为之命名。 

金亚秋院士指导卫星研制。

复旦信息星的载荷和平台由金亚秋院士团队领衔的复旦大学上海市科委低轨卫星通信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教委低轨卫星通信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与北京极光星通科技有限公司、航天八院805所下属埃依斯公司等联合研制。

作为“极光星座”12颗卫星发射计划中的“01星”,复旦信息星在轨期间将重点探索星间激光通信和卫星光学遥感,结合卫星地面站接收与人工智能(AI)大数据融合处理。

复旦电磁波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张俊文介绍:“在轨期间,复旦将联合极光星通团队开展星间激光通信链路测试和验证,构建激光通信在轨实验平台,开展在轨激光通信的先进信号处理研究”。 

复旦信息星Logo。图片均来源于复旦大学

复旦信息星在太空中收集的实验数据将通过复旦大学江湾校区交叉二楼楼顶的卫星遥感数据接收站传回地面。这个5.4米口径的抛物面天线,能将卫星发射的数据信号有效接收、聚焦、传输至学院机房,供各实验团队进行后端信息处理,形成“卫星地面站-星间-星地-天地一体”数据闭环。

团队则发挥研究特长,运用有效分析手段开展协同验证及系统测试,同时运用大数据融合和AI,进行图像信息融合和信息处理,优化图像处理算法,让数据识别的准度和精度更上一层楼。目前,信息学院正在筹备下一颗技术试验星。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获突破 越多越爱,人类80万年前就有这个基因
天籁实验阵列被认证为SKA探路者项目 “智能”胰岛素根据血糖水平自动“开关”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