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吴雯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5/23 21:53:00
选择字号: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揭牌成立两个实验室

 

5月21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两个实验室——深圳市跨模态认知计算重点实验室、港中大(深圳)-趣丸科技联合实验室举行揭牌仪式,两个实验室的成立体现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对人工智能领域科研创新和产学研结合的高度重视,是学校与深圳市及科研企业合作的重要里程碑。

  ?

深圳市跨模态认知计算重点实验室揭牌现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供图

记者获悉,深圳市跨模态认知计算重点实验室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成立的第1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主要依托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和理工学院设立。该实验室致力于在跨模态认知计算方面开展“顶天立地”的研究工作,瞄准国际前沿,开展原创性的研究工作,推动研究落地,服务大湾区建设。

港中大(深圳)-趣丸科技联合实验室的建立是继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与企业、事业单位共建20多个联合实验室之后的又一新突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水平科研平台近90个,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开展横向科研合作240余项,合作金额超3.4亿元。其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已建成2所省级(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和2所市级(深圳市)重点实验室,拥有多个涉及众多研究领域的科研实验室和团队。

  ?

港中大(深圳)-趣丸科技联合实验室揭牌现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供图

“学校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学科的建设,紧密围绕粤港澳大湾区的重大需求,研究领域与国家发展战略深度契合,广泛覆盖地方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揭牌仪式上,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副校长(学术)罗智泉在致辞中表示,过去10年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介绍,深圳市跨模态认知计算重点实验室的成立,旨在探寻人工智能的新途径、新方法和新趋势,在自然语言与语音处理、生成式大模型、跨模态认知计算等领域寻求突破,培养高水平科研人才,进一步促进深圳市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而港中大(深圳)-趣丸科技联合实验室是科研成果产业化落地的成功案例,将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应用开展产学研合作。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双星计划”:开启中国空间科学新纪元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