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孟凌霄 来源: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4/5/23 20:13:54
选择字号:
Science论文标题仅3个词!北大博导:足以凸显创新性

 

文|《中国科学报》记者 孟凌霄
今年5月,一篇历时5年的研究发表于Science正刊。
这是通讯作者雷霆自2018年回国以来,长期攻关的交叉学科研究。当初回到北京大学时,他没有想到,这篇文章会经历5年攻关、3轮审稿和1轮大修。
最终,呈现在Science的论文标题仅有3个单词:N-type semiconducting hydrogel(n型半导体水凝胶)。雷霆认为,这项研究系国际首创,3个单词足以凸显创新性与广泛性。
“发表论文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搭建一个交叉学科平台。”在这位归国6年的科学家看来,“长期主义”更值得信奉。

图片

标题只有3个单词的论文

一篇标题只有3个单词的论文

2018年春天,雷霆从美国回到北京大学,担任特聘研究员。
看着“@pku.edu.cn”为后缀的邮箱,雷霆不禁回忆起本科、博士期间在北大的求学时光。那时,他跟随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裴坚开启了研究之路。如今归国,雷霆希望能在母校实现自己的新想法,做点“不一样的研究”。
他把目光瞄准化学基础、电子器件、生物医学工程三个领域的交叉点,希望能找到一种理想的新材料。
这种新材料首先要足够柔软,具有生物相容性,才能适应人体组织。在生物工程领域,“果冻”般的水凝胶就符合这些要求,爱美人士注射的玻尿酸就是水凝胶的应用之一。然而,传统水凝胶不具备电子导电的性质,不能像电子器件那样捕捉生物体内的微弱电信号。
最初两年,雷霆团队的研究进展颇为顺利,他们开发了一种特殊的有机电子材料,结构和性能都具有优势。最大的问题是,这种材料在水中不能稳定工作,只能被视为一次性材料。当时,雷霆的“开山弟子”、论文第一作者李佩雲尝试了无数方法来增强材料稳定性,但光照、加热等都无法解决这一问题。
直到2022年11月,李佩雲在实验中意外发现,在新材料水溶液中加入一种含阴离子的水溶性交联剂后,溶液析出了凝胶状固体。
“这可能是一种水凝胶!”雷霆敏锐地意识到,这种新型材料可能兼具水凝胶和半导体的性质,将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然而,当时这一问题在国际上几乎没有研究,雷霆团队也不具备水凝胶的研究背景和生物实验的条件。
为此,雷霆联系上清华大学戴小川课题组、北京大学吕世贤课题组和国家纳米中心朱嘉课题组,分别参与动物实验、细胞实验和能带计算研究。

图片

孙文熙、李佩雲
尽管清华与北大只有“一墙之隔”,但跨校做实验仍有不便之处。本文第一作者孙文熙介绍,由于实验设备造价不菲,他们常常扛上20多斤的仪器到清华实验室搭建实验设备。这项持续半年的劳动,让一身“腱子肉”有了用武之地。
今年5月,这项通力合作的研究发表于Science杂志。与绝大部分发表于CNS等顶刊的论文标题不同,雷霆团队的这篇论文标题尤其简洁,只有3个单词:n型半导体水凝胶。
“3个单词,足以凸显我们工作的内容。”雷霆自信地说。在投稿前,团队也尝试过更长的标题,但雷霆认为,这是国际上首次提出半导体水凝胶的研究,不需要复杂的定语来描述,标题变长反而限制了文章的首创性和广泛性。
这也许应了莎士比亚那句名言:简洁是智慧的灵魂。
图片
雷霆(前排左四)课题组生日聚餐

3轮审稿,再投即中!

这篇填补国际空白的研究,审稿阶段颇为曲折,曾一度被Science编辑部“拒稿”,在论文大修后被顺利接收。
2023年6月底,雷霆团队第一次向Science提交投稿。仅仅两周后,编辑部就启动送审流程,其中一位审稿人的反馈相当积极,另一位提出了几个修改意见,并给出6周的修改时间。
很快,雷霆团队补充了实验并再次提交。由于该研究属于交叉学科,编辑部在第二轮审稿中增加了一位审稿人,对方给出了较为正面的评价,但此时第二位审稿人却提出了新的观点。
这轮审稿的邮件反馈中,赫然写着“拒稿(Reject)”。
“其实最早投稿时,我没敢抱着发表的信心,能送审就已经很开心了。”然而,在收到拒稿信的那一刻,李佩雲和孙文熙仍有掩饰不住的失落。那时,导师雷霆反而保持乐观:“审稿人提意见不是坏事,只要不质疑研究的新颖性和科学性,就有修改发表的机会。”
经过近两个月的修改,团队以重新投递的形式,启动了第三轮审稿。这一次,3位不同方向的审稿人都认可了这项跨学科研究,编辑部终于接收了稿件。
论文见刊后,雷霆惊喜地发现,这项研究获得了Science编辑部和专家的随刊评论。
 “Li等人创建的n型半导体水凝胶为生物电子-组织界面的原位计算铺平了道路,并引导研究在下一代水凝胶生物电子学中实现半导体功能。”Science编辑Marc Lavine和行业专家Dace Gao与 Simone Fabiano对该项工作进行了评述。
此外,国际顶尖综述期刊Nature Review Materials的编辑也与团队联系,希望对该工作进行亮点报道。
“在交叉学科领域,很难同时得到所有领域专家的认可,因此更考验工作本身的质量。”雷霆感慨。

图片

课堂上的雷霆

e人导师和i人学生

在课题组的学生们眼里,导师雷霆是个实打实的“学术e人”。这种外向型科学家擅长沟通交流,并能从学术交流中获得能量。
这一点从雷霆的办公室可见一斑。
他所在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一个新兴整合学院,由于办公楼空间紧张,学院便将研究员和学生安排在同一间办公室。办公室外间分布着学生的“工位”,仅有几步之遥,就能迈进导师的办公室。
雷霆的办公室不大,只有桌椅与一张小沙发。“在这里,我总能第一时间和同学们沟通问题。”雷霆介绍,这种办公室布局能够提高效率,让导师和学生之间没有距离感。
孙文熙同学却更像“学术i人”,平时不会经常找老师讨论,更习惯用周报方式与导师交流。好在雷霆没有“学术拖延症”,邮件在手机上即看即回复,即使是耗时耗力的论文修改意见,也大多都在一周内反馈。
孙文熙回忆,在申请博士时,前后发了十几封邮件作自我介绍,但只有雷老师第一时间回复邮件,明确说明自己今年有博士名额,还安排了线上面试。在课题组的同学们看来,这样“事事有回应”的导师,给学生带来了满满的安全感。 

图片

孙文熙在国际会议汇报进展
“同学们都很优秀,也有更多的选择,所以我也得表现出积极的态度。”雷霆笑道。
虽然在同一间办公室,但化学、电子和生物工程的实验室分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分散的工作环境使得课题组的工作节奏较为自由。雷霆认为,每位同学应该根据自己的学术目标、诉求来安排工作。雷霆说,科研进展应该是靠自驱力实现的。
“和导师一个办公室,刚开始还有点小紧张。”李佩雲笑着说,不过时间久了就会发现,导师不仅完全没有架子,而且这种沟通模式效率非常高,任何问题都能及时讨论、解决。
目前,学院正在为研究员们安排更宽敞、更独立的办公室,但雷霆仍想保持当前的交流模式,不太愿意离开这方小天地。

回国搭平台,比发几篇论文更重要

如今,雷霆已在北大求学、任教15年。在那间小小的办公室里,雷霆工作之余常常眺望窗外,那里有成荫的绿树与北大标志性的黛瓦红墙。
他常回忆起2017年底,那时他还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担任博士后,导师是业内赫赫有名的鲍哲南院士。当时,他可以获得海外高校、企业的工作,但他最终决定回到中国,回到北大。
图片
雷霆(前排左六)课题组2023年教师节留念
在雷霆看来,31岁的自己作出了一个正确的决定,原因有三。
第一,科研发展的上升趋势。
在雷霆看来,国内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仍方兴未艾,而国内近20年科研经费增长迅速,为自己这样具有化学和电子器件背景、计划开展生物电子应用的“跨界科学家”带来新的机会。
第二,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
“从我2013年到美国,就观察到越来越多制造业的撤离,同时也伴随着投资人的撤离。”雷霆感慨,对于材料和电子行业来说,上下游产业链至关重要,而国内在“腾笼换鸟”的同时,能保障完善的制造需求,让前沿科技不停留于概念。
他举例说,1987年华人科学家邓青云在美国发明有机发光二极管,日本首先实现实验性屏幕生产。而最终实现量产的国家,是当时拥有丰富显示设备制造基础的韩国。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手机制造中心,更是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的重要制造地。
第三,“从0到1”的学术平台。
观察雷霆课题组的主页不难发现,近两年正是团队的“成果井喷期”,仅今年上半年就有4项成果见刊,但雷霆认为,发表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6年来的团队布局。
2018年回国至今,雷霆课题组已吸引了近20位学生,其中约1/3专业为化学基础、1/3擅长器件加工,还有1/3专攻生物医学等应用场景。例如,最新这篇Science论文的第一作者李佩雲本科在华中科技大学就读功能材料学专业,而孙文熙的兴趣点则在于器件加工和生物医学工程应用。
“做研究讲究长期主义,搭建一个学术平台、选择一个合适的方向,远比发表一两篇论文更重要。”雷霆说。
参考资料: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dj4397
https://www.leigroup.cn/
*文中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本报记者温才妃对此文亦有贡献)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备受科技巨头青睐 下一代地热来了 变暖加速喜马拉雅高山树线向高海拔扩张
“双星合璧”制造人工日食 研究或摆脱光子时间晶体对高功率调制依赖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