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昊昊,邓炎春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5/22 18:50:25
选择字号:
合成类胡萝卜素新的底盘细胞发现了

 

记者5月22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获悉,该所功能因子利用与生物合成创新团队研究人员从水稻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新的红酵母,在染色体水平上首次获得了红酵母高质量基因组信息,并首次发现红酵母发酵代谢物具有很好的抗炎特性。该研究为合成类胡萝卜素细胞工厂的构建提供理论基础。

相关研究结果最近发表在《国际生物大分子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上。

类胡萝卜素是合成维生素的重要前体,存在于高等植物和微生物中,并且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疗、癌症预防等领域。红酵母具有保守的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与其他酵母相比,红酵母的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过程具有营养需求简单、生长时间短、适应性强等特点。

然而,与其它细胞工厂相比,红酵母的研究进展非常有限,主要原因在于其遗传背景不清晰,重要基因的功能注释缺乏以及不同红酵母之间遗传差异阻碍了红酵母在代谢和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该研究通过基因组测序获得红酵母中目前最高质量的基因组-染色体级别的基因组信息。比较基因组学分析显示,该红酵母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关键基因拷贝数多于其他红酵母。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分析显示,发酵过程中脂质和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显著富集。

随后,研究人员通过细胞实验发现,发酵时间越长,该红酵母的代谢产物具有更强的抗炎特性。研究系统阐述了红酵母高效合成类胡萝卜素的分子机制,揭示了粘红酵母作为生物合成类胡萝卜素和其他活性化学物质新的底盘细胞的潜力。

该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的资助。

相关论文信息: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8719011/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双星计划”:开启中国空间科学新纪元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