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首届毕业典礼在该校校园举行,共有229名学生获得香港科技大学哲学硕士学位(研究型硕士学位)。
据了解,229位毕业生绝大部分来自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首批红鸟硕士班。作为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为培养融合学科领军人才而设立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项目,送出首批毕业生,标志着红鸟硕士项目已走过一个完整的培养周期。
该项目是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枢纽-学域”架构下的首步实践,践行创新型融合学科大学的使命,采用小组项目式教学,旨在培养学生成为具备鲜明专业特长、宽广学科知识面、全面可迁移能力和优秀人文素养的复合型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毕业典礼现场。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供图
?
毕业典礼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理事会理事长、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叶玉如提到,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是全球首家采用创新融合学科学术架构的大学,学校注重跨学科学习,培养具有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学生。建校两年来,该校抱持创新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推动积极变革,致力培养学术成就卓越且极富社会责任感的领导者,已发展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一所卓越的学府。
叶玉如寄语毕业生:“你们永远是香港科技大学家庭的一份子!当你们踏入社会时,请秉持科大的价值观——正直、坚毅和‘凡事皆可为’精神。抱持这样的心态,你们将永远有能力化挑战为成就、化创意为现实、化梦想为深远影响。”
“首批毕业生中,有近六成选择继续深造,他们被斯坦福大学、剑桥大学、清华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及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等顶尖学府录取。”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长倪明选强调,学校致力于成为国内科研和创新的高地,培养“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他深入阐释了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培养创造力的三条途径,一是阅读,二是勇敢做自己,三是保持好奇心。
“你们应当为你的学位而自豪,更应为成为香港科技大学家庭的一员而骄傲。你们毕业于世界上第一所融合学科大学。步入人生新阶段,无论面临何种挑战,都请坚信‘你是一位充满创造力的践行者’。”倪明选说。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