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庆龄 来源:科学网 发布时间:2024/11/14 21:23:44
选择字号:
全球天文领域专家汇聚沪上,共谋新时代天文馆发展

 

11月13~16日,上海科技馆组织召开的“天文馆的未来——新时代天文馆发展”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举行。国内外天文科普场馆、科研院所和相关组织的负责人,天文领域及相关科普展示教育的专家等60余人参会,共同探讨新时代下天文馆发展新模式、合作新思路。

与会者合影。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2024年适逢国际纪念天文馆诞生百年,此次研讨会分为主旨报告和专题论坛两大部分,旨在促进天文馆展示、教育、研究的国际交流合作,探索新一代天文馆创新发展。

主旨报告环节,国际天文馆协会主席、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阿布拉马天文馆馆长香农·施莫尔以《天文馆的未来》为题,从世界天文馆联合会的视角出发,全面分析了当代天文馆的技术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

清华大学求真书院通识讲座教授孙维新作题为《从远观到近取——科研进展必然引领展场创新》的报告,阐述了科研发展的成果对于天文馆展览设计起到的重要推动作用。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台长沈志强以《天文台+天文馆,共传宇宙之道》为题进行分享。上海天文台既是中国天文学研究的重要机构,也以佘山天文基地为基础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普教育工作。上海天文台也是上海天文馆的建设倡议者和科学支撑单位,为该馆的诞生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带来报告《充满想象力的天文馆》,阐述了对于天文馆在公众科学教育和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独特作用的理解,也对天文馆的未来发展给出了看法和期许。

随后的专题论坛汇集了来自中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乌兹别克斯坦等11个国家专家所作的22个报告。与会嘉宾围绕“天文馆展示体系创新发展”“教育功能多维应用”“天文馆整馆建设对于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三个主题进行研讨,部分报告还深入讨论了科学与艺术的结合、科研与科普相互促进等重要话题。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两家国内在建的天文馆,厦门苏颂天文馆和西藏天文馆项目负责人分享了新建场馆的最新建设理念和建设情况。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詹姆斯—韦伯望远镜捕捉到美丽的蓝色恒星群 石油开采可能引发了英国100多起地震
赠书|用数学思维理解世界 超薄材料创造磁性之谜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