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扬眉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8/23 21:30:05
选择字号: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主任杨惠林:
重建人体“摩天大楼”

 

8月7日,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收到了一封特别的来信:“……颈颅部位动手术是挑战生命禁区的重大突破,我能有现在的生活质量、安度晚年,全是您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

杨惠林工作照。(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供图)

写信的患者今年78岁,感谢信写给骨科主任杨惠林。9年前,他因外伤致颈部疼痛两年,后四肢麻木无力加重,由于患者合并严重的颈部畸形,手术风险极高甚至危及生命,辗转多家医院均被拒,直到他找到了杨惠林。杨惠林亲自操刀,术后患者症状消失。

脊柱手术,被视为骨科领域最艰难、最凶险的手术。杨惠林为何敢做别人没有把握的手术?40余年坚持不懈地探索和钻研是他的底气。

“要好好帮病人的忙,我们医生要有爱心,解决病人的痛苦是责任所在。”从医40余年,杨惠林总是想着研究出最好的办法,救治难以治疗的患者,这也使得杨惠林在脊柱手术领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

在门诊没有一天按时下过班

杨惠林门诊还未开诊,门口早已坐满了焦急等待的患者。面对每一位走进诊室的患者,他都一一阅片、问病史和症状、聊病情……

杨惠林不厌其烦地解释着。他的开诊像是“上课”,认真地给患者讲解,面对患者的疑惑详细解答,对普通话不好的老年人则立马切换吴侬软语,这样的“课堂”上时常有笑声传出。

一句玩笑、一声笑语,温暖着患者和家属的心,唤起他们的希望,不少人走出诊室时紧锁的眉头舒展了。直到下午1点,才结束上午门诊,在匆匆地吃了几口盒饭后,他又开始下午的门诊。

“让杨医生看过,我就放心了,他认真、自信,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来复诊的82岁的老周告诉《中国科学报》。

长期随老师一起出门诊的张林林医生说,“杨老师的号每天是有限的,总有一些患者挂不上号,他们慕名而来,杨老师都会把他们看完,没有一天按时下过班。杨老师总是说,他们往往感到病情复杂才找到我们的,一定要帮他们解决问题。”

对每一位患者耐心、负责,杨惠林从未忘记过从医的初心。

儿时的杨惠林调皮、爱玩,也爱观察探索……直到有一次,他爬上了高达数米、还未通电的电线杆的事传到父亲耳朵里,杨惠林被叫到面前训话:“万一掉下来,摔骨折了,人是会瘫痪的。”

“瘫痪是什么?”小杨惠林甚至有些不以为然。

“瘫痪就是大小便自己都不能控制了。”父亲说。

可杨惠林还不信,“怎么可能自己不能控制。有时候课间爱玩忘记上厕所,上课铃响了,马上去上课,也只能憋着”。

一次,杨惠林与父亲到同乡一户人家里,他第一次看到因为脊柱骨折而下肢瘫痪的人。长大后,他非常注意观察类似情况,看到过因贪玩跳水而高位截瘫的小朋友,也见到过因瘫痪救助不及时而去世的老人。

杨惠林慢慢理解了父亲的担忧,更为当时医学无能为力、医生束手无策而感到惋惜。

1977年,高考恢复,杨惠林成为第一届考生。毕业后,他进入苏大附一院骨科工作,后师从中国脊柱外科领头人之一的唐天驷,开始脊柱研究和治病救人之路。

让患者重新挺起脊梁

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交通和建筑业快速发展,人们的生产速度、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可最初的安全措施不到位,导致青壮年的脊柱骨折的发生率较高。“年纪轻轻就丧失了劳动力,对家庭和社会来说,是很可惜的。”杨惠林很心痛。

国际上,在一代代科学家的坚持钻研下,诞生了哈灵顿、卢克等脊柱重建技术,但总体失败率仍然较高。

如何重建脊柱功能,国外尚在探索,而在国内,可谓“一穷二白”。于是,杨惠林等人在国内率先开展经椎弓根重建的研究。然而椎弓根周围紧邻脊髓、大血管,能否安全有效重建,没人知道,甚至连打钉子用的工具都没有。不止一位专家劝说:这项技术太危险,等国外成熟了再说。唐天驷等老前辈看到了经椎弓根重建的前景,力排众议,继续进行相关的研究。

杨惠林常常把脊柱比作“摩天大楼”,当一个楼层出现不稳或崩裂,整栋大楼就会岌岌可危甚至垮塌。成年人的脊柱由26节脊椎骨组成,具有4个生理曲度、6个自由度的活动等,其结构和功能远比摩天大楼复杂。摩天大楼的修复中,钢筋混凝土的固定最为关键。而脊柱不稳或崩裂的“楼面”,如何进行修复和重建,其难度可想而知。

针对过去方法的弊端,他们在基础和临床研究的过程中发现锁定固定等是有效重建的关键,在国内率先创建了锁定重建技术体系。即经椎弓根置入螺钉,对骨折进行复位,崩裂坍塌的“楼面”进行锁定固定,攻克了脊柱这栋“摩天大楼”如何修复和重建的难题,给这项技术打上了中国烙印,使以往只能终身卧床的患者重新挺起了脊梁。

经椎弓根重建技术,已被拓展应用于脊柱退变、肿瘤、畸形的重建。陈中伟院士等评价该技术是“脊柱外科的一大里程碑”。

“现在凡是介绍脊柱重建术的书籍、报告等,都绕不开经椎弓根重建技术。”苏大附一院骨科医生邹俊很自豪,椎弓根技术已经成为脊柱外科医生最常用的技术,甚至是必备技术。

2004年,杨惠林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打一针”治骨折

采访杨惠林当天,一位60多岁的患者引起了记者关注。这位患者一坐到杨惠林面前,眼眶便红了。去年,她在走路下台阶时一脚踩空,导致骨折,不到一年,她在照顾年迈的母亲时又发生了骨折。

“骨头太松了,就像烂木头一样,但还是有办法的。”事实上,杨惠林不是第一次遇到这样反复骨折的患者。

作为老龄社会最常见的疾病,骨质疏松被称为“沉默的杀手”。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老年骨折患者通常面临“两难”境地。如果动手术,由于患者常合并基础疾病,全身情况差,耐受度低,手术风险高,另外,老年人骨质疏松,螺钉也容易松动。如果不手术,由于疼痛、卧床、活动减少,患者很可能会陷入“骨折—卧床—骨量丢失—再骨折—反复骨折”的恶性循环中,最终因长期卧床的并发症而走完人生道路,4年死亡率高达50%。

杨惠林感到非常心痛,许多老年人跌倒后再也爬不起来。如何不“开大刀”,微创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一直是他关注的问题。

经过10余年的努力,杨惠林建立的微创技术,被老百姓形象地描述为“打一针”治疗骨折。他介绍,通过将一个可扩张球囊置入压扁的骨折椎体,然后扩张球囊,让压扁塌陷的椎体复位,然后退出球囊,再在椎体里面灌注“骨水泥”,让骨折椎体锚合住。患者术后迅速缓解疼痛,一天就可以下床活动,给骨质疏松的综合治疗赢得了时间。

外科手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个针如何精准穿刺?“骨水泥”如何灌注?多处骨折情况下,如何精确手术范围?杨惠林团队经过研究,提出了精准穿刺、量化复位、梯度灌注的操作体系,以及“疼痛责任椎体”“骨不愈合”理论,建立了封堵锚合技术治疗,使以往未被认识或放弃治疗的患者得到安全有效救治。

杨惠林等人创建的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微创重建体系,在国际上被称为“苏州理论”,使患者的4年死亡风险降低了55%。这一突破性贡献使他获得了2017年度国家科技奖,这也是时隔13年后,他第二次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除了医生本职角色,杨惠林还是一个骨质疏松预防领域的科普人。

他看到越来越多年轻的患者走入诊室,又看到老年人因开关门、拿几本书、打个喷嚏等即发生脊柱骨折。对于这样“戏剧性”的发病导火索,他感到惋惜,深感骨质疏松防治关口前移、加强科普宣传迫在眉睫。

“骨质疏松是可防可治的。”杨惠林为每个人科普预防知识,适当晒太阳、运动、均衡饮食,适当补充骨代谢的原材料(如钙和维生素D等),定期做骨密度筛查等。他和团队应中国科协邀请,编写了《科学健康》丛书中的《骨质疏松》分册。主持制定了《骨质疏松性骨折二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等多部指南、共识,以增强公众的预防意识。

“临床需要什么、患者需要什么,我们就开展什么研究。”杨惠林说,治病救人,这是支撑他数十年来不断攀登脊柱外科“高峰”的初衷和动力。杨惠林的学术水平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连续多年入选美国斯坦福大学和爱思唯尔“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以及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杨惠林及其团队连续多年应邀在国际顶尖学术殿堂(哈佛大学、梅奥医学中心等)以及国际学术大会上演讲,展示苏州经验。

今年,第23届国际脊柱创新发展学会学术年会在美国召开,杨惠林当选新一任国际脊柱创新发展学会(ISASS)国际主席,成为中国首位担任该学会主席的专家,此前担任该世界顶尖脊柱学会主席的专家学者主要来自欧美。

杨惠林希望,进一步促进国际间脊柱外科领域的多元化交流,吸引更多的全球脊柱外科医生学习创新、参与创新、引领创新,从而使得造福患者的新技术、新理念不断涌现并应用于临床,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人物简介:

杨惠林,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及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带头人,曾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高访学习。他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第六、七届)、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华医学会理事会理事、中国康复医学会骨松专委会主任委员,还是首位来自中国的国际脊柱创新发展学会(ISASS)国际主席。他连续多年获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曾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并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双星计划”:开启中国空间科学新纪元
河西走廊内陆河出山径流研究揭示新趋势 金星缺水的原因,找到了?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