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辛 虞慧娴 何静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7/24 9:02:43
选择字号:
上海分院举行第二期“报国讲坛”
匡定波院士:“我们要做自己的气象卫星”

 

 
 
中科院上海分院分党组书记、中科院沪区党委书记李正华讲话。 黄辛摄
 
中科院院士匡定波讲述风云气象卫星故事。 黄辛摄
 
“我们要做自己的气象卫星。”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技物所)研究员匡定波在7月23日中科院上海分院分党组举行的第二期“报国讲坛”上表达的“风云儿女”情怀与精神。
 
在以“风云入我‘眼’”为主题的第二期“报国讲坛”上,我国红外及遥感技术专家、中科院院士匡定波和上海技物所研究员李向阳、孙丽崴三代科学家讲述了风云气象卫星故事。
 
中科院上海分院分党组书记、中科院沪区党委书记李正华和中科院上海分院系统6家单位党委负责人参加。
 
李正华指出,本期“报国讲坛”再一次见证了科学家们科技报国的初心,创新为民的使命担当。让我们弘扬传承科学家精神,勇担历史重任,为国攻坚克难,真正成为国家不可替代的战略科技力量。
 
我们要展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积极宣讲我院老一辈科学家精神,大力弘扬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鲜明特征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风云气象卫星是我国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民生福祉的‘天眼’。”李正华表示,三代技物所人接续奋进,紧密围绕气象领域和我国大气探测的战略要求,瞄准国际竞争制高点,为我国大气探测技术实现升级换代和逐步超越国际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匡定波在报告中说,周恩来总理1969年1月29日高瞻远瞩地提出“要搞我们自己的气象卫星”,并于1970年亲自批准研制气象卫星的任务。半个世纪以来,我国风云气象卫星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部分领域领跑的跨越。
 
1988年9月7日,我国用长征四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风云一号A极轨气象卫星,上海技物所研制的我国第一台传输型卫星光电遥感仪器——甚高分辨率扫描辐射计成功应用于风云一号气象卫星,获取了清晰的遥感图像,从此告别了完全依赖外国气象卫星数据的历史。
 
自1986年至今,上海技物所为风云二号全系列9颗卫星研发了核心光学载荷——多通道扫描辐射计,关键技术指标和产品可靠性达到自旋卫星平台同类遥感仪器国际领先水平。中国气象局已将H星列为服务于“一带一路”的气象卫星,它可向包括非洲东部、西亚、中亚、南亚在内的诸多国家提供气象资料和信息,为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作出重要贡献。
 
风云三号D星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是世界首台可获取全球250米分辨率红外分裂窗区资料成像的载荷,红外高光谱大气探测仪实现了极轨气象卫星的高精度三维探测,两者为精确解开中长期“天气方程”提供了全球独家数据。
 
2021年7月5日成功发射的风云三号E星,上海技物所承担研制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微光型)、红外高光谱大气探测仪II型、红外地平仪等三台(套)光电产品。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微光型)可实现7个数量级辐射动态范围和低照度下微光成像;红外高光谱大气探测仪II型在红外宽谱段连续高光谱探测、探测灵敏度和精度、观测覆盖能力上得到大幅提升。上述载荷有望填补晨昏轨道国际气象业务探测资料空白,并在提高全球数值天气预报精度和时效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风云四号A星作为一颗科研试验卫星,由于在轨稳定、优异的表现,正式投入业务运行,成为我国静止气象观测的主业务星。上海技物所负责研制该星多通道扫描成像辐射计和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其中,国际首台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在国际上率先实现静止轨道高时效高精度高光谱大气垂直探测。
 
风云四号B星2021年6月3日成功发射。上海技物所承担了星上全部主载荷——干涉式红外探测仪、辐射成像仪、快速成像仪的研制工作。上述载荷将在天气预报、气候预测以及环境和灾害监测中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我国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7月1日, B星成功获取首批高精度高时效可见光观测图像。这批图像可直观显示对流云团的精细化结构,时空分辨率分别从5分钟、500米提高到1分钟、250米,提升了中小尺度云团连续快速监测能力,对强对流天气监测预警,特别是突发性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B星载荷使人们第一次肉眼清晰地看到分钟级的“风起云涌”变化过程,也实现了“哪里有灾害,迅速看哪里”的愿望,近期在监测台风 “查帕卡”、“烟花”以及河南暴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