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晨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3/11 9:33:52
选择字号:
陈萌山委员:应推进营养导向型农业加工消费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陈萌山

“我国农业生产、食品加工和饮食消费加快进入满足营养健康需求的新阶段,提供更加平衡、更加充分的农产品供给和食物营养保障,是新时期推进现代化发展的新任务。”全国政协委员、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陈萌山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指出,适应形势的变化,因势利导地发展,需要准确把握营养导向型农业生产、食品加工和饮食消费的概念内涵,客观分析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有效谋划推进路径策略。

营养导向型食品加工是指以满足人们营养需要、膳食习惯与消费方式为目的,以最大程度保留和提升食物营养质量、保证食品全年稳定持续供应为目标,通过营养、生物、物理、化学、数学、智能制造等多学科融合创新,将食用农产品原料制成各种食物的活动。同时也包括应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手段对新食物资源进行调质改性处理,开发针对群体营养、个性化营养、精准化营养等不同需求的新资源食品。

为推动营养导向型食品加工业发展,还要基于人工智能、物联网的现代食品智能制造和数字化技术,研制适合家庭、中央厨房、连锁餐饮、大型工厂等不同应用场景的智能化装备,实现食品制造的智能化升级。

营养导向型食物消费是指,以人类膳食营养健康研究成果为支撑,综合运用营养教育、营养援助、健康饮食环境塑造、饮食文化传承创新等措施,引导居民正视自身营养健康状况,摈弃不健康的饮食陋习,培养健康、科学、理性的膳食结构和负责任的消费习惯,提高膳食质量,形成既有中华饮食文明特色,又有现代营养科学创新成果支撑的膳食模式。

陈萌山说,我国营养导向型食物系统建设在生产、加工、消费等环节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食物生产供给结构调整滞后,供给质量亟待提高;营养型加工技术发展滞后,综合利用水平不高;食物消费结构和营养需求不匹配,城乡之间发展不均衡。

为此,陈萌山提出了营养导向型农业加工消费的路径。

首先,大力加强营养导向型生产技术创新和农产品营养标准建设。要加快育种创新,将营养品质纳入育种目标,建立包括感官品质、加工品质、营养品质在内的综合品质评价体系,加快培育更多营养密度高的动植物新品种,推动种业转型升级。要抓紧构建农产品营养标准体系,优先制定一批技术条件成熟、产业发展急需的示范性标准,逐步研究出台农产品营养标准通用技术准则与规范,推动政府部门加大对营养标准建设的支持力度,鼓励相关协会、农业与食品企业积极制定营养相关的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推动农业与食物生产加快向营养导向转型升级。

其次,大力提倡适度加工、精准加工,推动农产品加工减损增效。要系统研究农产品与食品在产地初加工、保鲜、储藏、二次加工过程中的营养品质变化规律,为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提供理论支撑。

再次,大力推进食物营养与健康知识普及和居民食物消费引导。宣传健康饮食理念、饮食文明和饮食行为规范,推动吃的科学和吃的文明。着力加强食物消费引导,完善营养标签标识体系,改造提升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制度,推广食品正面包装(FOP)标签和生鲜农产品营养标识体系;积极探索通过营养税收、补贴等工具限制不健康食品消费,改善居民食物消费选择行为。要着力改善食物消费环境,鼓励餐饮企业、集中供餐单位积极开展营养健康食堂、餐厅创建,推行营养配餐和个性化定制,引导居民科学饮食、绿色消费、负责任消费,加快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膳食模式,为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提供坚实支撑。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