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堂辉在柚子园 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供图
乡土专家技术交易平台即将开通 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供图
廖堂辉,广东省梅州市梅县松口镇小黄村农民,尽管只有初中学历,他却凭借自己的韧劲、钻劲硬是练出了一身本领,成为远近闻名的“柚子大师”。
近两年,廖堂辉被粤西、广西等地柚子产区的20余个基地高薪聘为“技术总工”,年薪超百万元,成为很多新农人口中的“金领”农民乡土专家。
2020年,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启动万名“乡土专家”遴选和培育大行动。一年下来,广东挖掘出很多廖堂辉这样的乡土专家,刷新着世人对“农民”这个既古老又崭新职业的认知。
“金领”农民
廖堂辉30年潜心钻研,创出了一套完整的“柚子经”。通过观察土壤、枝条、叶片、花朵和挂果等“外状”,他就能轻而易举切中柚子的“内症”,如同老中医“望闻问切”看病诊断。经过他指导的农场,柚子产量大大提升,口感显著改善,销量提高、品牌打响、效益提升。
近两年,廖堂辉声名远播,被粤西、广西柚子企业聘为高级顾问、技术总工,仅技术咨询这一单项每年收入就稳超百万。
广东省茂名市建国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就是廖堂辉首批提供技术总包服务的甲方。该公司董事长冯建国说,粤西地区光、温、水、热资源优势突出,是广东省柚子最早成熟上市的区域,但因为当地柚子产业起步晚、技术沉淀少,柚子园缺乏科学管理。
他们特聘廖堂辉为技术总工,除了在柚子生产、管理的关键环节现场指导外,大多时间通过远程予以技术支持、指导,公司每月向他固定支付5000元的技术咨询费,全年就是6万元。几年下来,公司整个园区的柚子产量、质量都在显著提升,还延伸进行了商品分级、市场分类,每年递增效益超30%以上。冯建国逢人就讲“这个钱花得很值”。
据了解,目前仅粤西地区与廖堂辉签订此类技术总包服务的公司就有15家,涵盖种植面积近万亩。每年下来仅此一项收入就达90万元。再加上他在梅州老家的稳定收入,年薪超百万名副其实。
近两年,随着技术服务半径扩大和工作量的日益增加,廖堂辉开始构建“廖家军”——先培养核心技术骨干扩展队伍,再通过市场机制分片区提供有偿服务。
梅州市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科科长肖铭浩介绍,梅州市是广东省的农业大市,又是一个劳动力输出大市,在这种“传承”与“创新”双向力量螯合下,很早就在农业上催化出了社会化服务体系。
2013年开始,梅州市就启动了“五专”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大行动,即“成立专门公司、组织专业人员、培训专业技术、配套专业设备、提供专业服务”。目前,整个梅州市像廖堂辉这样能够提供农业技术类社会化服务的个人、经营主体等已超600余人(家)。
万名“乡土专家”遴选培育大行动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厅长顾幸伟常说“高手在民间”,广阔的农村天地孕育了很多能工巧匠、行家里手,虽然他们不具有光鲜的专业技术头衔、社会职务,甚至很多人连普通话都讲不准,但他们才是农业农村阵地上的农业科技“生力军”。
2020年,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启动万名“乡土专家”遴选和培育大行动,目的就是从广大农村中遴选出这些民间高手、能工巧匠,一方面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让他们提供社会化服务,链接更多的居家从业“老农民”;另一方面借助他们的榜样示范,带动、培育更多的创新创业“新农人”。
一年下来,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已经在全省遴选了首批2513名“乡土专家”,涵盖了花甲老人、留守妇女、退役军人、返乡大学生、返乡农民工等多种类型,涉及到生产、加工、流通、休闲旅游、农耕文化等各个环节。
接下来,针对城乡一体化导致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弱化窘境,广东省正在探索重构“1+51+100+10000”四维一体的金字塔式全省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创新体系,即创建1个省级农技推广服务驿站(全省农技推广服务“指挥中心”);引领5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学研”为准绳,有的放矢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构建100个县级农技推广服务驿站;培育10000名乡土专家。
乡土专家技术交易平台即将开通
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是国家在华南区布局的农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孵化平台。该中心成立两年来,共促成了7180家企业(单位)达成2770余项合作,直接摘牌交易技术超7.8亿元。
据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主任刘玉涛介绍,该中心正在建设集“商品和产权”交易于一体的综合交易“数字港”平台,其中特意为像廖堂辉这样的乡土专家开设了技术收集、评估、包装、路演、推介、交易“一条龙”的综合打包服务平台。目的就是为这些涉面广、学历低、有真经的“金领”技术农民提供服务,让这些“真经”贴上价格、实现价值,让越来越多像廖堂辉这样的“田秀才”“土专家”等乡土人才抱团作战,带动群众致富,成为助力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人才支撑。
刘玉涛还透露,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正在筹建“创新学院”,将专门邀请像廖堂辉这样的乡土专家现身说法开堂授课,不但传播技术,而且还推行“师徒制”模式,遴选新农人传承这些乡土能人的“衣钵”,并为他们的创新创业提供全链和全程的技术、信息、金融、市场等要素支撑服务。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