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晨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12/24 18:22:54
选择字号:
奶业持续振兴需要政策稳定支撑

 

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全球奶业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22年,奶业发展存在哪些机遇又将面临哪些挑战?

12月17日,中荷奶业发展中心(SDDDC)举办了以“奶业明年怎么样”为主题的8周年在线庆典暨网络研讨会。论坛由中荷奶业发展中心秘书长苏昊主持,来自中荷两国的奶业专家和行业主管部门领导汇聚线上,分别从奶业科学发展、中国奶业展望、营养的未来方向等角度探究2022年奶业发展。

 

政策环境如何保持供需平衡

中荷奶业发展中心主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胜利指出,近两年来奶牛养殖高收益推动了奶源基地建设的加速。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规模场奶牛存栏520万头,按自然增长率7%计算,加上进口23万头奶牛,2021年底预计有效产能存栏的奶牛为580万头,并预测2022、2023年存栏将分别达到640、710万头。

2021年我国商品化原奶平均产量为7.7万吨/天,2021年原奶需求按9%增长,尚有3000吨左右的缺口。2022年平均原奶产量将达到8.6万吨/天,原奶需求只有达到7%以上的增速才能消化掉快速增长的产能,因此2022年最需要紧盯住的是消费增速。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奶业处处长卫琳表示,2022年国家将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粮油肉蛋奶果蔬等保供稳价作为当前精准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内容。稳定的政策环境和持续增长的消费需求为我国奶业发展创造了巨大空间。

奶业供需的平衡将直接影响奶价,若明年出现消费疲软,奶价也很可能会进入新的调整周期,但奶源区域性发展速度不均衡或许会导致北奶南运长期存在。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吴秋林指出,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奶业的发展呈现积极的趋势,但中国奶牛养殖业和乳品加工业的区域布局发展不平衡也是存在的严峻问题。尤其是南方,奶源建设相对较慢,到北方抢奶源时,会造成奶价局部区域的上涨。

李胜利提出,饲料价格未来都将保持上涨势头,粗饲料成本上涨幅度较大。饲料成本的上涨伴随着人力劳动成本和其他原材料物价的上涨,以及牧场奶公犊和淘汰牛价格下降,对养殖效益将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据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预测,若想要维持16%的利润空间(通胀3%、利息5%、利润8%),2022年奶价平均需要维持在4.3元/kg以上。

政策方面,卫琳提到,2022年,政府将持续加大对奶业的支持力度,提升奶源供给能力、提升产业利益链和价值链,支持主产省构建生鲜乳价格协商机制,探索多方参与,服务与收益融合一体的产业联合体模式,促进上下游利益联结更加紧密,共享发展红利。

 

可持续发展或成为维持供需平衡的关键

2021年,“可持续、碳减排、绿色发展”等关键词受到中国社会的热议。对于重资源投入的奶业而言,如何高效利用能源,水,土壤,气候,饲草,动物和劳动力等资源,而不对他们造成不可再生性的损害,决定了产量是否可以长期稳定的增长。

荷兰王国驻华大使馆农业参赞卡雷尔先生说,荷兰作为奶业发达国家之一,近 31% 的土地用于奶牛养殖,奶业的产值占荷兰农业产值的 17%,荷兰每头奶牛的终生产奶量在全球都位居前列,但生产每升牛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是世界上最低的。这足以看出,荷兰在追求发展强大的同时,又始终将奶业的可持续放在优先地位。他重点强调,奶农作为产业链上最脆弱的群体,整个产业应该给予足够的关注和保护。

据悉,荷兰瓦赫宁根大学为了解决当前的问题,将持续开展与循环可持续奶业生产相关的研究,将如何可持续地利用土地、水、空气,减少营养物、化学药品和植物蛋白的投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等问题放在重要研究位置,并且着力发展精准奶业,关注动物福利和生物多样性等奶业前沿问题。

 

奶业振兴需加强国际合作、注重人才培养

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亚清说,不可否认,当前我国奶业仍面临着产品处于低端低质、高端高质的交错状态;同质化竞争严重,资源要素配置效率不高;关键技术受制于人,核心品种进口依存度过高;奶业人才不足等问题。

奶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未来需要更多的人才、技术等科技力量支撑,中荷奶业中心作为国内奶业重要的国际合作平台,始终立足人才的培养和培育,拓展国际化视野,依托中荷两国资源,致力于中国的牛奶质量提升和奶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明年乃至未来的一段时间,中心将立足创新发展,着眼创新高地的建立,力求关键技术突破;立足人才储备,着眼世界人才中心的建立,进一步拓展国际化视野,运用好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发挥好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主力军作用,培育中国奶业战略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为创新发展提供支撑。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