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思玮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12/22 21:54:31
选择字号:
南方医科大学生命健康叙事分享中心创始人杨晓霖:
叙事医学不能“拿来主义”,须探索“中国模式”

微信图片_20211222170119.jpg

杨晓霖。(受访者供图)

叙事医学不能局限在象牙塔

《中国科学报》:您与叙事医学是如何“结缘”的?

杨晓霖:我本人并不是学医的,只是家里有亲人生病多年,我逐渐被动地对医学产生浓厚兴趣,尤其是在多年照顾家人和求医问药的过程中,我对生命、对医学、对有质量的关怀和照护等有了刻骨铭心的体悟。

作为一名高校老师,此前主要从事“叙事理论”和“文学叙事”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外国文学》《当代外国文学》《外国文学动态研究》《叙事》等期刊。

2011年4月,我发表了第一篇有关叙事医学的论文——《美国叙事医学课程对我国医学人文精神回归的启示》,开始引起业界反响。

随后,当年9月,我又在《医学与哲学》上发表了《医学和医学教育的叙事革命》一文。《医学与哲学》期刊主编赵明杰认为,该文章是国内最早深入论述“叙事医学”概念的学术论文。

2012年6月,我又发表一篇《医学与叙事的互补:完善当代医学的重要课题》的论文。随后,叙事医学进一步引起学术界关注。

但叙事医学的发展在中国不能只局限在象牙塔里。2018年,我在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设立了全国第一家叙事医学研究中心,希望能将教学成果与临床实践尽快对接起来。

此后,在全国医学人文和叙事医学同道的倡导下,叙事医学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进展。目前,国内已经建立十余家“叙事医学研究中心”“生命健康叙事分享中心”“公众健康叙事中心”“长者健康叙事中心”等。

不过,这对于提升全国医护人员的叙事素养,改善全国医院叙事生态,营造和谐的健康叙事生态而言,还远远不够。

《中国科学报》:通常2011年被称作中国的叙事医学元年,到如今已经走过10年,您认为这十年叙事医学在国内发展有了哪些变与不变?

杨晓霖: 2011~2021年,应该是叙事医学在国内萌芽到成长的关键阶段。今后十年,既是《中国健康2030规划纲要》目标实现的关键十年,也是叙事医学在全国全面开花结果的十年。

谈“变和不变”,我觉得可以这样理解:10年前,医学教育更多关注的是如何快速提升医学生的医学技术,从生物医学角度来解决疾病问题,也就是说,过多注重“科学脑”的形成,而忽视了“人文心”的培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老百姓开始对健康提出新的要求,不只是要“卫生”(保卫生命),还需要“厚生”和“道生”,提升生命的厚度和质量,超越疾病和死亡,超越老化和身体的限制,过好有限的生命中的每一天。这种美好愿望的实现必定要求广大医务工作者更加注重“人文心”和“叙事素养”的培养。

随着“大健康”和“大卫生”时代的到来,医学教育已经开始意识到“科学脑”和“人文心”并重的现实意义。然而,过去传统的医学人文概念很难形成可以操作的体系,医学教育者、医学生、医院管理者和临床医护人员很难找到推进医学人文落地真正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一个有力抓手,通俗一点讲,大家浑身力气十足,就是不知道将力气用到哪里好。

有了叙事医学理念之后,医学人文的落地就有了路径。当然,叙事医学也要与中国传统的生命智慧相结合,挖掘我们老祖宗流传下来的灿烂的传统中医文化当中的人文故事和叙事智慧。同时,我们还要积极与国际合作和交流,在国际叙事医学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微信图片_20211222170128.jpg

杨晓霖(受访者供图)

探索中国的“叙事医学”模式

《中国科学报》:2011年,您在南方医科大学开设了国内最早的叙事医学选修课。此后,全国高校陆续开展有关叙事医学的课程。如今,国内叙事医学课程发展情况如何?

杨晓霖:南方医科大学一直走在国内叙事医学的前列。

2011年,南方医科大学在全国率先开设本科生选修课程——叙事医学;2013年,我们大学将叙事医学课程融入研究生教育;2014年,我们开设全国第一个“叙事医学课程”微信公众号;2016年,在书院本科生中开设叙事与人文系列课程;2017年,在住院规范化培训中首开叙事医学必修课程;2018年,成立国内首家叙事医学研究中心;2019年,成立叙事医学教研室和全国首家“生命健康叙事分享中心”;2019年9月,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全国第一本叙事医学教材——《叙事医学人文读本》。

此外,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也在大力传播和推进叙事医学,国内也有其他医科类院校开展叙事医学课程体系建设等。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6月,教育部高等学校医学人文素养与全科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已通过将叙事医学设置为医学人文课程思政重要课程。这说明国家现在开始加大重视叙事医学这一学科建设的力度,这对于叙事医学的推动者而言真是倍受鼓舞。

《中国科学报》:立足当前国情,我们又该如何做好叙事医学课程设置与教学?

杨晓霖:叙事医学这一理念源自美国,我们一定要在实际应用中逐步探索、发展和完善属于我们中国特色的叙事医学体系,旨在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提升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和广大民众的生命质量,造福中国老百姓。另外,叙事医学既然是医学人文和临床实践落地的新模式,那么我们关注的范围应该更大些,目光更远些。

在医学教育中,我们不一定将每位医护人员都培养成心理咨询师,但一定要让我们医护人员具备开展叙事健康传播、叙事职业身份认同、叙事生命(死亡)教育、叙事心理教育、叙事关系调节和叙事健康管理等能力。

我们将叙事医学课程融入医学教育,就是要让叙事素养成为每位医护人员必备的“内建”素养,让他们能够理解叙事医学是一种对生命的态度和提供全人照顾的人文境界。完美的叙事医学临床模式,应融入到每一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医疗照护当中。

叙事医学课程作为医学生的必修课程,在今后将发展出更多的分支课程。目前,南方医科大学将联合其他医科大学和医疗机构陆续出版叙事医学系列教材,包括《生命叙事的力量》《医生叙事阅读指南》《护士叙事阅读指南》《叙事老年学》《叙事心理教育》《叙事视域下的健康科普》《叙事肿瘤学》《生命健康叙事学》《叙事全科医学》《叙事病理学》《生命叙事关键词辞典》《叙事中医学》《叙事儿科学》《叙事神经学》《叙事实验医学》等。

践行与感受叙事医学的魅力

《中国科学报》:如今,第一批接受叙事医学教育的医学生已经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叙事医学在哪些方面影响到毕业生? 近几年,AI技术涌进医疗领域,是否对叙事医学产生冲击?

杨晓霖:的确,叙事医学理念融入到了相当一部分毕业生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而且反馈良好。许多毕业后的医学生都曾提到,正是求学时代的叙事医学课程给他们打开一扇窗,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了医学职业,更容易与患者建立共情关系,更愿意从患者身上学习生命智慧和建立生命共同体关系等等。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AI医生和AI护士的出现将取代只注重专业知识和科学技术学习的医护人员。然而,人工智能虽可以替代“科学脑”,却无法取代“人文心”。

我认为,21 世纪是“叙事能力+X能力”人才的世纪,尤其对于与人打交道最多的医疗领域人才的培养,叙事素养已成为职业发展必备。叙事医学人文教育重要是,提升医学生和护生的叙事素养,学会与自我、同事、患方及社会建立和谐的叙事关系,实现心身健康成长和良好职业发展。

《中国科学报》:您认为,叙事医学是如何影响国内临床工作?

杨晓霖:其实,叙事医学与临床实践早就结合在一起了,只是医护人员没有意识到。有了全新的叙事医学体系做指导,医院管理者能更有效地在医疗机构营造良好的叙事生态,积极构建医护患多维度的和谐叙事关系,提升医护人员工作热情,进而形成良性循环。

叙事医学要以改善民众的生命质量,提升医疗机构服务水准为目的,通过提升大健康语境下的各大生命主体,包括医护患、患者家属和普通民众的叙事素养,让叙事在医院文化建设和传承、医护职业认同形成、和谐人际关系构建、疾病诊断和照护、身心全人健康管理、生老病死认知教育、健康促进与传播、安宁疗护和哀伤辅导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当前,叙事医学研究中心团队需要根据医院不同科室的特点探讨叙事医学如何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开发叙事护理学、叙事老年学、叙事全科医学、叙事肿瘤学、叙事神经学等叙事医学分支学科研究课题。这些成果将更好地指导医院不同科室开展叙事医学实践。

南方医科大学叙事中心团队针对每个国际疾病日,开展心脏病、肿瘤、哮喘、肥胖、更年期、乳腺癌、帕金森、麻风、老年痴呆症、罕见病等相关疾病的叙事科普活动。以叙事为特色,通过“叙事医学课程”公众号平台,向民众推荐关于某种疾病的不同视角的叙事性作品,满足大家从不同的视角来认识疾病的需求,引发大众不同视角的讨论与反思,也可以加快叙事医学在健康医疗和临床领域的深度融合。

在国内已经设立叙事中心、开展叙事医学实践的医院,他们通过申报各级各类项目,推进叙事医学与临床实践的结合。而那些接受过叙事医学团队培养的医护人员,逐步学会运用叙事理念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和死亡”的正确认知,以绘本叙事和影像叙事为媒介开展儿童和末期患者的生命教育。

此外,一些叙事中心运用叙事医学理念开展“临终关怀”和“安宁疗护”的方式已受到许多医院和养老机构的认可。

将有更光明的前途

《中国科学报》:如今,短视频App得到了公众的“追捧”。有些医生通过短视频讲述专业知识与患者故事,有些患者也会分享病情。在您看来,这是否也是叙事医学的一部分?

杨晓霖:健康传播也需要叙事。以短视频的方式传播医护患的故事,可以看作叙事医学的一种媒介,值得鼓励和点赞。我倡导的叙事医学媒介可以是文学叙事、传记叙事、影片叙事、图片/绘画叙事、视频叙事等。

但需要提醒的是,有些人喜欢通过扑捉噱头,扩大传播影响力“圈粉”。

《中国科学报》:立足当下,您认为,叙事医学在中国将会如何发展?

杨晓霖:目前,叙事医学在国内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但要做实做细还需要更多努力。叙事医学理论的构建和顶层设计等还需要有高度、更要符合国情,不能构筑空中楼阁。

同时,我们还需要吸纳更多新锐叙事医学师资力量,扩充队伍,通过广泛传播叙事医学理念,逐步扩大受众面和影响力。与此同时,初期叙事医学实践者也要有专业的叙事医学师资团队做指导,以免走偏“路线”。

未来,叙事医学在国内必定有大的发展和跨越。因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有8条细则与生命健康和人文关怀相关,这可以作为叙事医学推进的政策依据。另外,只有构建中国叙事医学和中国生命健康叙事体系,才能更深入全面地讲好这些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故事。此外,叙事医学还将进一步与家庭、学校、医院及养老院,甚至殡仪馆等结合,营造各层面更和谐的叙事生态,为和谐中国和健康中国做出更大贡献。

相信,当更多的人成为叙事医学的受益者,他们自然愿意传播这一理念,叙事医学的前景必定越来越光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双星计划”:开启中国空间科学新纪元 河西走廊内陆河出山径流研究揭示新趋势
金星缺水的原因,找到了? 科学家描绘低质量系外行星大气逃逸新图象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