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思玮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12/22 21:53:58
选择字号:
北京积水潭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赵斌:
播下一颗叙事医学“种子”,静等花开

 微信图片_20211222170249.jpg

赵斌(受访者提供)

关注病人情感与精神世界

《中国科学报》:您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到叙事医学?

赵斌:最开始接触叙事医学这一概念是2018年。

2018年4月,中国老年医学会急诊分会准备要成立一个叙事医学专委会,我当时是该分会的委员,时任急诊分会主任委员郭伟问我能否做这项工作?实话说,我第一次听到叙事医学,因在临床工作中,喜欢发表一些医学人文随笔,所以“毫不客气”地接揽下了这个任务。

之后,我开始紧锣密鼓地查阅叙事医学的文献资料,很快脑海中有了关于叙事医学的大概轮廓。简单地说,叙事医学就是医生通过与病人互动,了解病人对疾病的真实感受以及疾病对病人内心产生的情感变化,及时地给予病人关注和帮助。

《中国科学报》:在一线临床工作摸爬滚打了几十年,如今,您是如何理解叙事医学?

赵斌:如果说初识叙事医学是偶然,那么随着对叙事医学的学习和实践,我现在已经成为叙事医学的热衷追寻者和参与者。

我以前做过呼吸科医生,现在从事急诊专业。不论哪一个专业,医学在疾病面前都没有绝对胜算。是以人为本,还是与疾病同归于尽?这对医生是一项重要考量。

叙事医学让医者更关注病人的精神世界、情感世界。因为人类的情感是相通的,人对苦难理解也大抵相同,人在真实场景中都会真情流露,这一切都使医者在医学技术之外需要思考病人精神受到的折磨以及疾病带给患者的无奈与恐惧,能够发自内心深处对病人理解和同情。

叙事医学为医者提供了一种成熟的方法,让他们更能深刻地感悟临床中所见,并理解他们所做事情的真正意义。在医学技术还不能完全诊治疾病的当今,叙事医学能使医者成为一名有爱心、有温度,且在技术上精益求精的好医者。

遍及医疗所有环节

《中国科学报》:作为一名急诊科医生,您觉得叙事医学在急诊科有哪些特殊的作用?

赵斌:急诊的就诊病人多为突发疾病,病人和医生在医院首次相见,彼此并不了解,而叙事是最直接拉近双方距离的媒介工具。医生在询问病史过程中,注重对病人进行心理安慰,逐渐地将病人从焦急情绪中冷静下来。

不过,急诊病人的病情变化快,由坏变好,皆大欢喜;而由好变坏,就容易“出乱子”。并且,一些疾病是无法得到有效医治的,比如,器官功能衰竭患者、晚期肿瘤终末期等。此时,如何告知病人和家属坏消息方面,叙事医学就有了用武之地。

急诊科的医生通常年富力强,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临床经验。但医疗技术并不是救命的唯一,而好的态度却是年轻急诊科医生的一生必修课。耐心、和声细语、处处体贴、不放过细节,注定是赢得病人心的法宝。

其实,不论男女老少,人对死是有预感的,人之将死再恐惧也无济于是,如何与死神“握手言和”,爱是最重要的前提。急诊医生如果在即将离去的病人面前多停留一分钟、多看他一眼,病人或许就少一分离世的遗憾。

此外,急诊的格式化病历几乎被表格所代替。如今,从急诊格式化病历解读病人的疾病,变得越来越困难。而叙事医学的平行病历则成为急诊医生解读疾病、反思病人对疾病的痛苦、体验病人内心的无奈和恐惧的一个非常好的手段。

当然,不是要求每位急诊科医生对每位病人都写平行病历,而是让每个急诊医生都应运用平行病历的思维去接触、观察病人。因为急诊科工作量与强度大,急诊医生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如果以唯疾病论处理急诊的工作,谁也逃脱不了厌倦的那一天。而叙事医学可以让急诊医生以不同的视角看待病人,因为每个病人身上都有独一无二的故事,这样急诊科医生的职业倦怠就会大大减轻了。

微信图片_20211222170253.jpg

赵斌正在治疗患者。(受访者提供)

仍集中少数人身上

《中国科学报》:在您看来,我国医疗机构对叙事医学认知的整体状况如何?

赵斌:用叙事医学这一主题词在万方数据库检索了从2010年到2019年1 月发表的文章数,查询结果显示:在2010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单以叙事医学(关键词)为限定搜索词,总发表文章数是257篇,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

但与国外相比,叙事医学在国内开展得还不普遍,即便在一些三级甲等医院,谈到叙事医学,许多医生还是一脸的茫然。另外,大部分医学院校还没有开设叙事医学的公共选修课程。因此,叙事医学在国内还是集中在少数人身上,既没有达到普及,也没有形成共识。

《中国科学报》:鉴于此,您认为我们还应该做哪些改进?

赵斌: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让医务人员了解什么是叙事医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曾在第一届叙事医学研讨会上提到,现代医学不仅要学会找“证据”,还要学会“讲故事”。但如果让所有的医务人员整齐划一地践行叙事医学并不现实,那么,我们可以先从一部分愿意践行叙事医学的医生做起,以点带面,形成燎原之势。

这其中一线临床科室医生,尤其是年轻医生应该是重中之重。因为叙事医学实践的地点一定是临床一线,哪里有病人,哪里就应该有叙事医学。千万不要把叙事医学当成说教工具,而应该让叙事医学成为临床医者可操作、有实效、易接受,与医学技术不矛盾的临床理念与方法。

与病人一起迎战疾病

《中国科学报》:那么,该如何在日常临床工作中体现叙事医学呢?

赵斌:的确,叙事医学是一门学科,有自身的理论体系。随着叙事医学研究的深入,整个叙事医学的理论架构也在不断地完善。

临床医务工作者可以先从聆听病人的故事开始,与病人共情,真心实意地站在病人的角度,解决他们临床实际需求,让医患之间的关系不再仅仅围绕疾病展开,让医学不再那么纯粹,而是赋予更多人性的思考。

在我看来,叙事医学是医务人员所具备的一种更高能力,它比学习一项医学技术高深得多。医务人员既要观察积累,又要不间断地思考、感悟。如果没有一种持之以恒的学习能力,很难在工作中践行好叙事医学。

《中国科学报》:叙事医学给您在临床工作中带来了哪些变化?

赵斌:在我看来,叙事医学主要讲述了医生与病人、医生与自己、医生与同事、医生与社会4层关系。但是在没有学习叙事医学时,我并不清楚或者没有意识到这四层关系。

1.医生与病人的关系。医生与病人虽身份不同,彼此有思想和情感,他们因疾病相识。病人希望医生的医技高超、善良仁爱、乐于助人,但医生往往把疾病与人割裂开,他们重视病的程度远远超过对人的感受。而叙事医学的关注、再现、归属三个要素,就是搭建医生与病人平等的桥梁。

2.医生与自己的关系。医生这一职业需要与人打交道,而且是患病的人,甚至是即将离去的人。医生治病救人绝不可能百分之百都成功,也会在疾病面前束手无策,因此他们的工作经常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所以,医生仅有一腔热情是不行的,还需要具有大爱、悲悯、担当、奉献、求精、敬畏、谦逊、坚守的品质。医生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最大程度发挥作用,就需要通过不断学习、反思,强化作为一名合格医生的潜质。

3.医生与同事的关系。医生的工作包括看病与治病,看病是基础,治病是目的。虽然在看病的某个时间节点是医生与病人一对一的关系,但从治病整个过程来看,需要多学科协同合作。以工作为出发点,只能做到就事论事,缺乏人情味,显得有些冰冷。但如果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思考,就会凝心聚力,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把小概率提升为大概率,最终与病人一起战胜疾病。

4.医生与社会的关系。医学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水平提升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缩影。在《叙事医学原则与实践》这本书写到:我们所有的医务工作者都在做有意义的事。尽管我们做得不够完美,尽管有时我们身不由己。正是这种工作的意义感、重要性和风险性,驱使医学文化具有严谨性和规范性。体力的消耗、午夜里无休止的电话、写过和读过的无数页病历、讲授和聆听过的各种讲座,都构成了医学……无名的、吃力不讨好的、无法露面的、不确定的,但又是很必要的。这种必要性显示了医务人员的善良本质。他们虽然有时显得冷漠,但他们在造福人类。

仍需要不断积累

《中国科学报》:立足当下,您认为,叙事医学在中国将如何发展?

赵斌:毋庸置疑, 在以技术为见长、用数据来说话的临床实践中,叙事医学犹如破冰之旅,融化了医患之间那种冰冷的、没有情感互动的、就事说事的生物学关系。

叙事医学像一面镜子,时时刻刻提醒医务工作者要学会换位思考、提升自我修养、加强对医学本质的思考。而一旦叙事医学被医务人员知晓、了解、读懂、体验,它必定会助力叙事医学在中国的迅速发展。

不过,任何事物的迅速发展前都有一个积淀期,也就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不奢望叙事医学在一夜之间在中国遍地开花,但更不希望它只是昙花一现。只要愿意在内心播下一颗叙事医学的种子,我们就只剩下静等花开。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