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倪思洁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10/30 7:34:56
选择字号:
三位杰出人才、两个先进集体,他们获得全国表彰

 

10月28日,第六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表彰大会共表彰了93名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和97个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中国科学院获三项“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项与两项“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奖项。其中,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周向宇、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傅伯杰和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陈发虎荣获杰出人才称号,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调试运行团队和中国散裂中子源研究集体获得先进集体称号。

“我非常荣幸获得这个奖,这是对我个人工作的肯定,也体现了国家对地理科学等基础研究工作的重视。”陈发虎告诉《中国科学报》。

陈发虎长期从事晚第四纪气候和环境变化等研究,在黄土研究、气候环境变化、环境考古与史前文明演化等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并推动青藏高原地球系统科学等学科前沿方向取得重要进展。目前他主要从事气候环境变化与丝路文明兴衰、史前人类定居青藏高原的过程和机制、亚洲夏季风和西风区气候变化研究。

同时获得该奖项的傅伯杰主要从事自然地理学和景观生态学研究,在土地利用结构与生态过程、景观生态学和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他长期潜心在生态保护与恢复一线,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科学研究与实践应用,取得了重大创新成果并应用于生态建设实践,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和社会影响。他的研究成果为我国脆弱生态区生态恢复提供了科学依据、恢复模式和技术途径,对我国生态保护和恢复政策的制定做出了重大贡献。

周向宇则主要从事多复变函数论等方面的研究。经过长期探索,他解决了该领域中多个根本核心问题,贡献了新知识,开辟了新方向,推动了该领域发展。例如,他曾解决了在前苏联《数学百科全书》中被列为“未解决问题”的扩充未来光管猜想;解决了包括40年前提出的著名的Suita猜想等一系列问题;与他人合作解决了被认为“相当难以企及的”、Demailly提出的关于乘子理想层的强开性猜想等重要问题。

作为先进集体称号获得者——FAST调试运行团队的代表,FAST总工程师姜鹏告诉《中国科学报》:“这个奖项是对我们极大的鼓励,也体现了国家对基层科研人员的关怀。我们将继续努力前行,保持团队十年如一日,专心做一件事的作风,争取用不断取得的成绩回报国家给我们的支持!”

FAST被誉为“中国天眼”,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FAST调试运行团队常年异地坚守,解决了望远镜索疲劳等建设阶段的关键技术问题,建立了适于FAST特殊工作方式的望远镜测量与控制方法体系。在国际上没有任何参考经验的情况下,仅用时两年就完成了调试任务,为FAST取得一系列重要科学成果奠定基础,同时促进望远镜在国家战略需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陈延伟则表示,经过长期的锤炼,中国散裂中子源已经形成一支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工程技术、技术支持和管理的队伍,涉及50多个学科和技术领域。中国散裂中子源团队将牢记使命和责任,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散裂中子源是国家“十二五”重点建设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我国自主设计和建设的第一台散裂中子源。中国散裂中子源团队经过近二十年的奋斗,克服异地建设的困难,协同攻关,建成了这项“国之重器”,为我国材料科学技术、物理、化学化工、生命科学、资源环境、新能源等领域的国家战略需求和前沿科学研究提供了最先进的大型交叉平台。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0”科研入门需要作哪些准备?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