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次多中心大样本子宫颈癌筛查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报告发布 |
高危型HPV检测更适合我国子宫颈癌初筛 |
|
1月10日,中国首次多中心大样本子宫颈癌筛查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结果在北京发布。研究成果表明,在我国城市和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现有服务能力条件下,采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作为子宫颈癌初筛技术,具有较好的筛查效果与成本效益,是满足我国妇女子宫颈癌筛查巨大服务需求的最优选择,为我国最终消除子宫颈癌提供了充分的科学证据。相关研究成果于去年12月30日在JAMA Oncology在线发表。
据悉,该前瞻性研究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国工程院院士郎景和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乔友林教授主持,历时3年,共纳入60732名妇女,全国41家三甲医院及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共同参与完成。
2018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在世界卫生大会上发出“全球消除子宫颈癌”的总动议。2020年11月,WHO发布了《加速消除子宫颈癌全球战略》,提出2030年阶段目标:90%的女孩在15岁前完成HPV疫苗接种,70%的成年女性至少在35岁和45岁接受两次高准确度子宫颈癌筛查,90%确诊子宫颈癌前病变或浸润癌的女性接受规范治疗或管理,即“90-70-90”三重干预目标。
“子宫颈癌病因明确,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是引起子宫颈癌的主要病因,但如何在我国及发展中国家建立并实施持续可行的方案,尚缺乏循证医学依据。”乔友林表示,我国作为人口大国,也是子宫颈癌负担大国,在达成这一目标的过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为此,该研究在国家“两癌”筛查项目点基础上,将全国按照地理位置分为7个大区,共选择11个农村和9个城市筛查项目点,每个项目点约有3000名年龄35~64岁的女性纳入研究,共纳入60732名女性,随机分组采用高危型HPV检测、细胞学或醋酸/碘染色肉眼观察(仅农村地区)筛查方法,进行首次基线筛查和24个月后随访筛查。所有现场筛查和随访工作均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务人员完成,能够充分代表目前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临床诊断水平。
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现有服务能力条件下,以高危型HPV检测为基础的子宫颈癌筛查是有效方法,优于传统的细胞学和醋酸/碘染色肉眼观察筛查技术。卫生经济学评估结果显示,在农村地区每3~5年进行低成本高危型HPV检测,即基于杂交捕获原理的快速HPV检测方法,以及在城市地区每5年进行高危型HPV检测,即基于PCR的高危型HPV分型检测方法,投入的成本最小、收益最大。
“这是我国首次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的子宫颈癌筛查研究,为正确选择客观、简便、高效的新技术,解决全国几亿适龄女性的子宫颈癌筛查难题迈出了关键一步。”郎景和表示。
其实,早在1998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团队就在山西省襄垣县开展了一系列子宫颈癌筛查方法学研究。2005年,原卫生部和中国癌症基金会又在山西省襄垣县和深圳市分别建立了子宫颈癌防治的农村和城市示范基地,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子宫颈癌防治实践经验。
与会专家表示,在全球加速消除子宫颈癌的时代背景下,在制订子宫颈癌综合防治计划之际,该项目的完成提供了重要的科学证据。根据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服务能力等因素,可将子宫颈癌的防控整合到综合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框架中。
相关论文信息:http://dx.doi.org/ 10.1001/jamaoncol.2020.6575
参与此次研究的单位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