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根书
不久前,《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报告(2018年度)》(以下简称《质量报告》)发布。此次《质量报告》指出,部分高校暴露出课程学习难度、挑战度不高,考核方式单一、重结果轻过程等问题。2016~2018年,高校学业挑战度总体上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那么,《质量报告》是怎么出台的?又是怎样发现这一问题的?为此,记者采访了多年参与教育部《质量报告》编写的西安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陆根书。
加入基于学生的调研数据
《中国科学报》:《质量报告》是如何制定出来的?
陆根书:每年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教育督导局)(以下简称督导办)要求各高校上报本校的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报告。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各省级教育管理部门负责本省(市、区)域内普通高校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编制发布工作,并在各普通高校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基础上,撰写本地区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分析报告,上报督导办。督导办再委托教育部评估中心,依据省级和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报告研制全国质量报告。
教育部评估中心根据全国1400余所高校提供的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报告、省级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分析报告、高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组织专家团队撰写《质量报告》。
《中国科学报》:2018年《质量报告》在制定过程中,有哪些创新点?
陆根书:这次《质量报告》中的数据主要来自各高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其中第六章关注学生体验,加入了清华大学团队对学生的调研数据,这是此前所没有的。
针对大学生的学习体验,清华团队每年会调研40所左右的高校。他们在引入美国全国大学生学习投入调查工具的基础上,根据中国高校的实际进行一定改进,调研内容包括学习投入、时间安排等。学生学习投入包括学生有多少时间用在学习上、时间怎么分配、课堂参与度如何,以及高校给予学生学习投入的支持,如图书馆设施、实验条件、网络条件等。
学业挑战度备受关注
《中国科学报》:我们留意到,2018年本科质量报告中提到“高校的学业挑战度不高”。
陆根书:在2018年召开的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领导就提到大学生的学习投入不足、学业挑战度不足的问题。西安交通大学曾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合作,进行了为期4年的研究型大学学生学习经历调查,也发现好多内容具有相似性。我们发现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一是教师给予学生的教育不能满足学生需要。在网络社会,学生接触知识的途径扁平化,而有些教师依旧照本宣科,讲授的内容较浅,导致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
二是学生自身在学习上投入的精力不足,有些学生坐在课堂上心不在焉,有些学生在思政课上做数学、英语题,还有一部分学生连表面文章都不做,迟到、旷课、不按时完成作业。
我曾经参加过一所高校的审核评估,该校某些课程的考核方式是平时成绩占50%、期末成绩占50%。学生的平时成绩都很高,往往会达到90~100分。但在考试成绩上,就会发现有大量学生不及格,折算到总成绩中不过是10~30分。而一旦加入平时成绩,学生的成绩就及格了。用平时成绩“放水”的现象,在审核评估中发现的比例还不低。
《中国科学报》:这背后反映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教育难题?
陆根书:说明我们对本科教育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以前政策长期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尤其是研究型大学这个问题更严重。
总的来说,学业挑战度背后反映的是一系列复杂的教育改革问题。比如,评价标准如何把“两个根本”(即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的成效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尚缺乏有效举措和衡量标准,高校重学科建设、轻人才培养,重科研、轻教学现象依然存在。同时,教育理念相对滞后,对发展变化趋势把握不够,质量危机忧患意识不足,深化改革和攻坚克难的认识和举措不到位。
此外,目前政策导向引领聚焦本科教育的程度也不够。学校主要领导的精力、教师教学精力、学生学习精力、资源投入不到位现象仍然存在。高校落实本科教育“三个地位”(即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地位、在教育教学中的基础地位、在新时代教育发展中的前沿地位)、推动“四个回归”(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的工作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引导性政策须落实
《中国科学报》:对于改善学业挑战度不高的现状,您对高校、教师有一些怎样的建议?
陆根书:一方面,学校要重视本科教育,让支持性政策真正落地。否则教师的精力、时间能否真正聚焦到本科教学、满足学生需求等方面,仍然值得商榷。
支持性政策不落实,光靠教师个人努力无法做到可持续性改善。目前,教学在教师绩效分配、升等升级中所占比例仍然偏低,在激励机制上强化引导、支持,才能吸引部分教师重回教学重心。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加大教学在升等、升级中的考核比例,还要用质量来说话,比如在同行评价、学生评教中获得高分数的课程要予以突出奖励。这样,教师自然会加以重视。
另一方面,教师对待教学要有研究精神,要把教学作为学术来研究。事实上,我国高等教育学开拓者潘懋元先生在上世纪60年代创建高等教育学时,就倡导要把高等教育当作一个专业来研究。
此前,博士刚毕业就可以登上讲台授课,既不需要了解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知识,也不一定了解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后来便有了教师资格证的考核,近年来,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了30余个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用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如今,教学虽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但做好教育工作不能想当然。一些人可能有心做好教育,但缺乏教学能力。高校要给这部分教师培训、发展的机会。
近年来,教育部出台了本科教育40条、“双万计划”等密切关乎本科教育质量提升的政策举措,相信未来这种情况会逐渐改观。
《中国科学报》:针对学业挑战度的话题,您对大学生有一些怎样的建议?
陆根书:学生是学习责任的主要承担者。因此,自己首先要积极投身于学习过程,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着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创新性学习能力;其次要增加与教师的互动,并对教师的教学状态通过各种渠道及时进行反馈,努力促进教师重视教学、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相长。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