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应用对环境和经济都有改善的潜力。这促使我们开发设计世界上首台‘行星计算机’,将地球上包括‘一草一木’在内的自然资源信息都整理起来,借助人工智能算法更好地保护地球。”近日,作为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0)的战略合作伙伴,微软公司在线举办了“人工智能予力永续未来”论坛。论坛上,微软首席环境官卢卡斯·乔帕(Lucas Joppa)如是透露。
据乔帕介绍,行星计算机是一个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平台,它能将全球范围内的自然资源信息汇聚于人们的指间之上,来共同解决人类今天面临的一些重大的环境问题,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挑战。“这是我们的雄心,而且这一承诺前所未有。”
据悉,该计算机实质上是一个能够随时随地访问和更新的庞大数据库,由微软Azure和人工智能技术驱动,能够将全球的数万亿环境数据与微软的计算能力和机器学习技术连接起来,用数据洞察帮助世界各地的科学家监测、建模和管理地球自然资源。
借助这一计算机,“我们将首次充分了解资源的分布,以及它们正在以何种速度枯竭。更重要的是,了解我们用这些自然资源能做并且应当做什么。”乔帕强调,行星计算机“不是一个水晶球,相反它将是一个覆盖全球的应用组合”。
为了保护大自然和生物多样性,科学家们要对所有物种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和分析,然而尚没有足够的整合数据能帮助科学家们了解地球生态系统的全貌。“我们可以将此看作一个全球性的优化问题,而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乔帕说,这是微软发起设计行星计算机的初衷。此前,微软于2017年6月启动了地球人工智能计划(AI for Earth)。行星计算机也是这一计划的一部分。
如何在不破坏生态系统的前提下,让人类继续发展和繁荣?乔帕表示,“虽然距离全部回答这个问题还有很长的路,但可以告诉大家的是,我们建设美好未来的愿景已经在顺利进行。”
在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地学系主任宫鹏看来,行星计算机要求对地球进行非常细致的观测。目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降低和衰退是地球面临的最大挑战,而计算机模拟能力、科学认识和数据观察的发现三者结合,可以更好地评估未来的发展政策。
无论是构建数据尺度更细致的行星计算机,还是通过推理得到对地球的抽象认识和模拟预测,都对计算机的存储和计算性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宫鹏认为,目前行星计算机距离其理想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未来,地球科学与计算机科学必将继续并肩前行”。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