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珉琦 高雅丽 冯丽妃 李晨阳 郑金武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5/31 18:02:10
选择字号:
总书记的回信,他们深受鼓舞

 

“坚定创新自信,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勇于攀登科技高峰……”

5月30日第四个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送去了一封回信,字字句句凝结着对科技工作者的殷殷期待。

“回信内容不仅提振士气、振奋人心,而且奏响了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科技强国的冲锋号。”深受鼓舞,也深感责任,是受访专家读到总书记回信的那一刻,共同的感受。

应对困难挑战 坚定决心态度

过去几个月,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科技工作者不畏艰难,全力做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科学研究,彰显了科技工作者的初心使命、果敢担当。

在抗击疫情内防反弹、外防输入的形势下,又面临国内经济下行和复杂国际形势的双重压力下,约半个月前,袁隆平、钟南山、叶培建等25位科学家共同发起并起草了给总书记的一封信。

代表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告诉《中国科学报》,他们希望借这封信以表达广大科技工作者应对困难挑战,坚定创新创造的决心和态度。

“从当前工作看,国内仍然面临第二波新冠疫情的挑战,我们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必须要加大研究力度,专注药物、疫苗、检测试剂的研发,药物的临床评价以及机理研究,做好充分准备,打赢第二波狙击战;从长远来说,我们要加强自主创新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代表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也表示,作为科技工作者,深刻体会到了特殊时期创新创造的紧迫性。关键核心技术买不来、要不来,我们只有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可能应对未来的重大挑战。

攻克核心技术 打好人才基础

总书记在回信中特别指出,要“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在当前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之下,这句话有着丰富的内涵。

今年7月,我国的第一次火星探测任务将要实施,发射“天问一号”飞向火星。深空探测有许多技术有待突破,唯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不被人卡脖子,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这一点,航空人了然于心。

“我的理解是,要完成这一使命,人才是根本。”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魏勇说道。

他告诉《中国科学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首席科学家万卫星院士生前一直在为行星科学一级学科建设奔走努力。万卫星认为,没有行星科学一级学科,没有自主培养的高水平行星科学家队伍,中国就不可能成为深空探测强国。

“目前,行星科学一级学科建设已经成为数十所中国顶尖高校的共识。我们希望,国家能够优先支持一些有条件、有能力、有优势的高校率先建成行星科学一级学科,继而带动相关高校共建中国行星科学人才培养体系。”

除了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关键是如何最大程度地释放出人才创新创造的活力。

张伯礼认为,在新时期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中,“我们迫切需要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环境,特别是能够鼓励年轻人敢想敢做,宽容失败”。他也希望,能在关键基础领域和核心技术方面给予稳定的、长期的支持,让那些有志于攻坚克难的科研人员能安心在一个方向上深耕下去。

产学研融合 创新促发展

“十三五”期间,科技创新一直处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就在刚刚过去的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提出,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及其他各方面创新。而如何才能实现创新引领发展,总书记在回信中强调的是,要“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这也意味着我们必须完善原始创新的体制机制,特别是改革评价制度,不以论文为导向,而是立足国家的重大需求,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实际问题,把创新成果真正转化为发展的实绩。”张伯礼说。

同样是25位代表之一的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金黎平也表示,作为一名长期从事马铃薯科研创新和科技扶贫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发扬扎根土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优良传统,加倍努力创新,利用现有平台,推动全国马铃薯行业产学研深度融合和绿色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尤其是培育和生产薯更好吃、花更美的马铃薯,为科技助力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和人民美好生活作更多的贡献。

近年来,一直从事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郭华东在采访中提到对于产学研融合的感受是,“科技界、企业界和政府三位一体,要紧密合作。科学家侧重突破新的技术方法,企业用其特有的商业模式来促进技术的应用,政府在其中起关键的引导和组织作用”。

专注纳米碳材料研究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张锦,在新型研发机构——北京石墨烯研究院中探索机制、体制、服务模式等方面的创新,通过承载国家需求,并以研发代工的模式,推动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相结合。

张锦表示,“中国的科技企业里,还没有‘百年老店’。在新时代,我们要提升科技支撑能力,真正使我们的企业做到‘百年老店’,只有这样我们所做的科研才有价值。”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古代脚印记录了两种人类祖先的共存 这场赛事探索自动驾驶的“最后一公里”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