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崔雪芹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5/26 16:48:31
选择字号: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
改小学“体育教育课”为“健康教育课”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儿童的健康是国民发展的基础,因此,需要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价值观,使其拥有健康的能力。

但经过调研,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认为“体育教育”窄化“健康教育”涵义,建议将小学“体育教育”改为“健康教育”。

“学校教育作为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可以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教学计划,使在校学生得到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葛均波认为。

目前我国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受传统体系教育思想影响,学校‘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结合程度不够, ‘体育教育’和‘健康教育’的概念混淆”。葛均波告诉《中国科学报》。

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健康教育早在50年代就已实施,上世纪40年代,日本也已将健康教育作为体育的必要组成部分。

几十年以来,这些国家一直都坚持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的结合,这种课程贯穿了教育的始终。而我国体育课程自创办之初,就不受重视,在多年的传统体系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学校“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的结合势必没有那么容易。

具体表现为结合程度不够、系统示范缺乏、师资短缺、对健康的概念认识不全、教学模式尚未成功建立。体育竞技项目其实与“健康”无关或者有害。因此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将小学“体育健康”改为“健康教育”,从儿童时期埋下健康知识理念。

对“体育教育”设立的初衷存在误解

一项在对江苏省初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理论的调查中显示,70.4%体育教师认为学生都不太愿意参加学习,通过问卷整理得知,大多数学生表示平时课程压力大,希望通过体育娱乐身心,且对于体育与健康知识理论课的知识不太想了解,因为以后可以学习,等到用的时候学习也不晚。

葛均波表示,从问卷信息反馈不难看出,中学生对“体育教育”设立的初衷存在误解,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校未能在小学时向学生灌输正确的“健康教育”价值观念。

而学校“健康教育”教师缺乏专业培训,课程难以开展,对“健康教育”课程重视不足,占课现象时有发生。

在对杭州市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示范小学体育教师所具备的体育健康知识途径的调查中显示,大多数体育教师,他们获得健康教育知识的途径是自学或者根据自己日常经验总结出来的,只有一小部分是通过进修渠道获得的,说明在教育系统里,关于体育健康教育知识的专业培训较少。

此外,在开展“健康教育”课程的学校中,学校领导、教师因不知道如何对待这门课程,不知道选择何种内容、采取何种教学手段进行授课,而将其当成一种负担,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没有发挥教育应该发挥的功效。

“健康教育”改进建议

葛均波认为,“体育教育”是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的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而“健康教育”的途径范围不仅包括体育课,还要通过教育手段向中小学生们普及卫生科学知识,让学生们塑造一种健康与疾病自然、社会因素和保健的观念,培养一种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另外,要编写“健康教育”教材,做好健康教育教师培训。

当前健康教育课程存在问题是:学生所学习的健康教育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不多,课程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教师教学形式与手段单一,教材内容太陈旧不符合学生需要,且内容较少,缺乏新意。

关于教师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对教师健康知识的培训太少,体育教师健康教育知识不专业。因此,需要编写专门的健康教育课程,将体育与健康教育有机结合。

该课程除了涉及上述运动技能和健康知识的内容,同时还要包含饮食和休息、卫生、健康的生活方式、意志、道德品质发展,并建立生命安全基础课程,教授心肺复苏等生命急救知识;此外,做好健康教育教师培训工作,丰富教学手段、教学内容。

此外,要重视“健康教育”,将其纳入升学考试考核范围。

只有学生正确认识到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他们才会试着接受健康知识,增加对在健康教育课的兴趣和热情,有利于更好地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导要求。

另外,还要完善“健康教育”评价体系,真正发挥课程价值。

此外,葛均波还建议学校将“健康教育”亲子任务完成情况纳入评价。家是社会最小的单元,通过引导家长与孩子完成“健康教育”,能够促使家长与孩子共同收获正确的健康教育知识,从而让社会更多人养成正确的健康价值观。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