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科院昆明植物所获悉,该所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综合保护团队科研人员在四川省凉山州普格县螺髻山、木里县的枯鲁山区调查时,发现了曾被评估为“野外灭绝”的枯鲁杜鹃,目前仅有一株,改写了枯鲁杜鹃“野外灭绝”的历史。
科研人员认为有必要进一步采取“地毯式”系统调查,彻底摸清该种的资源本底,同时开展“抢救性保护”和系统研究工作。
据了解,1929年9月,美国植物学家洛克在四川西南部的枯鲁山区采到一份杜鹃标本,后被命名为枯鲁杜鹃。在2013年中国环境保护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的《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和2017年发表的《中国高等植物红色名录》里,枯鲁杜鹃均被评估为野外灭绝。自1929年以后,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仅有2008年采自四川省凉山州普格县螺髻山的“疑似枯鲁杜鹃”标本记录。
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研究员马永鹏告诉记者,木里县的枯鲁山区在地图上已经不存在了,经过查阅相关资料,科研人员在《中国黄教喇嘛的木里王国(插图版)》中找到了相关记载,“kulu”意指木里县的“康坞”,而木里县唯一保留“康坞”关键词的只有明神宗年间建造的康坞大寺,基于此考察队对康坞大寺周围的山区开展了为期2天的调查,
“就在大家觉得此次调查无望且快要下山时,我们发现了一株花团锦簇的杜鹃。经与模式标本比对、《中国植物志》核对,我们确认为枯鲁杜鹃。”马永鹏说。
枯鲁杜鹃(中科院昆明植物所供图 马永鹏摄)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