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廖洋 任波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5/11 23:35:33
选择字号:
赤子归国 助力人工胰脏研究领跑世界
——记“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山东科技大学教师王友清

 

 

                              

2020年五四青年节前夕,团中央“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推选结果揭晓,山东科技大学青年教师王友清榜上有名。

他是山东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的一名青年教师,他更是心系祖国的科研工作者。他曾经只身前往美国医学科学院做博士后,取得重要学术突破后,婉拒美国院士邀请,表示“祖国更需要我”;他更是填补了国内人工胰脏研究方面的空白,用科研造福苍生成了他的大愿望。

赤子情怀,学成一心归国

不知不觉间,王友清已回国10年。他依然会记得在美国做博士后的日子:“当时赶上北京奥运会,我的导师恰好举办团队聚会,同事们对中国流露出的震惊和认可,让我充满自豪感。由于当时我的研究领域在国内还是一片空白,我感到应尽快回国,报效祖国。”合同期满,他婉拒了美国医学科学院的高薪邀请,投身祖国科研事业。

“80后”青年王友清来自山东莱芜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求学阶段一直勤奋好学的他在学业上并未遇到太多阻拦。2008年从清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加入美国医学科学院院士F. J. Doyle III课题组,从事人工胰脏方面的博士后研究。

在美期间,王友清取得重要学术突破,在国际上最早设计了“学习型人工胰脏”,这个研究可以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相关治疗。而王友清认识到,中国早已成为世界糖尿病人口第一大国,他对中国人工胰脏领域的科研空白感到十分担忧。

“我国是世界糖尿病人口第一大国,糖尿病患者经常会血糖高而引起各种并发症,严重的会导致人的肢体残疾。”如何将所学所研报效祖国,王友清开始思考迅速回国的问题。

合同期满,Doyle高薪挽留他,并提供当时世界最先进的人工胰脏研究实验条件。王友清婉言拒绝,他说:“祖国更需要我,我更想做一名开拓者。”Doyle在推荐信中评价,王友清是他20多年来指导过的最优秀的博士后之一。

但当时国内医生对人工胰脏不了解,王友清难以寻找合作伙伴。他回忆道:“刚刚回国时,国内还没有类似研究,也没有合作伙伴。后来,我通过挂专家号,和他们直接面对面去聊。”为打开局面,王友清挂号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副主任李光伟的门诊,表达了合作意愿并介绍了方案。二人很快达成意向,合作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至此,带着拳拳赤子之心的王友清和他的伙伴们一起开始了中国人工胰脏领域的研究。

填补空白,坚持用所学造福病患

为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科研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王友清申请了欧洲糖尿病研究基金会的项目,获得18.7万欧元支持,成功研发了国内第一台人工胰脏临床实验测试平台,填补了国内此方面的空白。研发成果目前已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阜外医院等多家医院得到推广应用,完成糖尿病患者临床实验,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有望造福我国1.2亿糖尿病患者。

2016年,一直想回家乡工作的王友清加入了山东科技大学,成为自动化学院的一名青年教师,这让他感到“更有归属感”。他告诉记者:“我们团队里有几位国内甚至国际知名的学者,对我影响很大。而团队中还有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也经常帮助我,学院领导和同事们对我非常关心,提供了大量帮助。”这一切,都让王友清感到有了“回家”的归属感,让他常常想起科研报国初心。

2018年8月16日,他申报的“人体血糖动态过程的安全控制”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18年度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而让学术研究真正起到作用,一直是王友清的追求。他回忆:“在阜外医院做临床试验期间,有位患者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患者对国际上这方面的进展了解得特别多,感觉真的是久病成良医,他也非常认可我们的研究。能得到这样一位专家型患者的认可,我们倍感欣慰。”

潜心治学,用深情严待学子

“我本身特别喜欢校园的宁静,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发展深造,自己只是想在祖国的高校校园里继续做科研”。王友清说。

王友清的研究成果应用范围广阔。他没有留在海外,也没有在广袤的财富浪潮中去“探宝”,凭着对教书育人的热爱和对科研的追求,他转身回到了宁静的高校校园。

为引领更多青年学者投身祖国科研事业、服务祖国发展需要,王友清一边做科研,一边教学生。他经常出差在外,但无论多忙,永远把学生的事放在第一位。

在山东科技大学,他从本科教学起步,主干课程逐门讲授。他倡导学生“自由和严谨并存,踏实与创新同在”,对实验论文高标准、细指导,短短几年,已培养出3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其中6名学生获“国家奖学金”,成为科研岗位的骨干和高校青年教授……

带学生、做科研,一项项成果和荣誉见证了王友清背后的故事,他用青年人的热血书写科研与报国的故事,成为青年楷模;用奋斗和敬业擦亮青春的底色,成为育人标兵。

王友清获得团中央“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称号,在同事和学生看来是“实至名归”。同事纪洪泉告诉记者:“认识王老师八年有余,最深的印象就王老师学术水平高、指导学生到位、对待同事热情。”学生朱可嘉表示:“除了科研高要求,王老师对我们更是尽心尽力,给我们树立了做学问做人的标杆。”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