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彬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4/5 8:54:26
选择字号:
抗脑胶质瘤药物化学研究获进展

 

近日,南开大学药物化学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药学院教授陈悦课题组在抗脑胶质瘤药物化学研究方面获新进展。他们发现了一类化合物有望成为新的抗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药物先导化合物——小白菊内酯二聚体。该成果已在《药物化学》发表。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是一种常见的恶性程度最高的脑肿瘤,也是所有脑癌中最难治疗的。GBM的复发率很高,复发后往往没有标准疗法。GBM的最佳治疗药物是替莫唑胺,也只能延长2.5个月的中位生存期。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最近批准的治疗复发GBM药物贝伐单抗,也没有很好地延长中位生存期。因此,迫切需要研发更为有效、作用机制独特的抗GBM治疗药物。

德国生物化学家、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Otto Warburg发现:相较于正常成熟细胞,肿瘤细胞会以更高的效率,吸收更多的葡萄糖来产生能量,伴随产生大量的乳酸,而不通过氧化磷酸化途径。这种获取能量的途径被称为有氧糖酵解或瓦伯格效应(Warburg效应)。

研究人员介绍,丙酮酸激酶M2(PKM2)是参与Warburg效应的关键酶,并在GBM等多种肿瘤中高表达。PKM2的二聚体和四聚体之间存在一种动态平衡,二聚体PKM2主要存在于肿瘤细胞的细胞核中,在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中起关键作用。激活PKM2可诱导四聚体的形成,降低Warburg效应,同时减少二聚体PKM2的入核。因此,激活PKM2被认为是治疗肿瘤的新型有效策略。

经过筛选,陈悦团队发现,吉玛烷型倍半萜内酯类天然产物小白菊内酯对PKM2具有一定的激活活性。他们以小白菊内酯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小白菊内酯二聚体,并研究了其对PKM2的激活作用、作用机制及其体内外抗GBM活性。

研究发现,以二乙二醇为接头的二聚体是较好的PKM2激活剂,且化合物能显著抑制GBM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并诱导其凋亡。机制研究表明,二聚体并不影响PKM2的表达,而是通过促进PKM2四聚体的形成,抑制PKM2的入核,进而抑制STAT3信号通路。“我们发现的最优化合物可能成为新的抗GBM药物先导化合物,课题组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提高其成药性,为进一步研发新型抗GBM药物奠定基础。”课题组成员张泉说。

相关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21/acs.jmedchem.9b01328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