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样本涉27省、5.5亿人 |
首份全国城市健康大数据报告出炉 |
|
12月28日,由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联合研究编写的《清华城市健康指数》正式对外发布。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该研究依托“大健康+大数据”,构建起了一套科学、客观的城市健康度量标尺,并首次实现我国80个主要城市综合健康水平的全景评估考核,为当前和新时代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启发和借鉴,助力“健康中国”战略深化推进。
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向波涛,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常务副院长梁万年出席发布会并致辞。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全国爱卫办副主任毛群安等应邀出席了活动。研究院健康城市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主任王宇,高级研究专员李栋分别对评估工作和报告成果进行了汇报。
“在城市成为健康主战场的背景下,清华大学开展具有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的城市健康研究及评估工作。” 向波涛表示,该研究不仅立足当前,而且着眼长远,意在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发挥好重要高校 “国家队”作用,以自强创新为国家发展提供战略支撑。
梁万年认为,“清华城市健康指数”的发布,是进入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一个重要时刻。构建一套城市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以此指导城市建设找准发展方向和路径,可谓正当其时、恰逢其势。
据李栋介绍,“清华城市健康指数”在指标体系设计上,形成了“一主两辅”的总体框架主视角按城市健康要素划分,共包括健康服务、健康行为、健康设施、健康环境、健康效用5个评价板块(一级指标),16个评估领域(二级指标),53个评估项目(三级指标)。样本涉27省,5.5亿人。
其中,“大数据”凸显重要作用。从数据源看,此次有56%的三级指标都来源于大数据和新数据。具体到53个三级指标,除23项来自相关政府部门统计,有16项来自专业大数据,例如运动、睡眠、体重指数以及居民健康消费类指标等;有10项来自互联网大数据,例如城市医疗、养老和体育健身设施数量和位置、城市交通状况、居民身体和心理健康信息搜索指数;还有城市热岛指数、城市植被指数2项遥感数据。而从指标内容来看,有35个三级指标是结合大数据特点新设置的指标。
总体评价是,过半城市指数低于相对均值,健康城市转型亟待加速,在城市分级中,深圳市、杭州市、南京市、北京市、上海市并列引领型,但仍各自存在短板。 单项结果是,城市环境和健康效用整体较好,但健康服务、行为和设施在城市之间存在较大落差。空间格局为,区域发展不均衡明显,出现“中部塌陷”现象。从人口规模来看,特大、超大城市相对领先,大城市两极分化严重。
“未来,我们将继续大力开展城市健康指数研究工作,并逐步向乡村延伸,最终实现我国全地域、全人群、全周期覆盖的健康评估监测。”王宇介绍,“清华城市健康指数”长远计划包括四大方面:一是不断优化完善指标体系,使其成为与时俱进的重要政策工具,更好适应快速发展和变化中的中国现代化进程;二是持续不断的成果输出,未来将按年度发布城市健康指数总报告、按季度发布专项研究成果,并每5年进行阶段性评价,编写“清华城市健康蓝皮书”;三是进一步拓展合作圈,建立面向“健康中国”战略的多源大数据库;四是加强政策建议,有效服务政府决策与地方实践。
据悉,目前,“清华城市健康指数”合作通道持续开通,有合作意向的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专家学者、相关企业可开展具体咨询与洽谈。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