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等着破产,还是通过颠覆性创新去赢得教育的未来?”
不久前,在由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主办、元知智慧教育论坛合办的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七届年会的一场分论坛上,西交利物浦大学校长席酉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席酉民的提问有一个背景,那就是曾有美国学者预言,有一半的美国大学会在未来十五年内破产。此话一出,有人认为这是哗众取宠。然而实际情况是,美国在2013年~2014年间有3211所学校,随后几年中迅速减少了好几百所学校。
“这样的命运会发生在我们的学校身上吗?”席酉民问道。
在这场以“营造教育新生态”为主题的年会中,不乏学者对我国教育的未来提出自己的担心甚至警示。而面对未来,如果真的想“营造教育新生态”,我们还需要回答一些更为本质的问题。所幸,这些问题已经有很多人在思考。
我们应该培养怎样的人
今年6月,上海纽约大学创校校长俞立中正式退休。虽然已经不在“一线”,但他并没有停止对于教育问题的思考。在此次论坛上,他便提出了一个看似简单、实则深刻的问题——大学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究竟是什么。
“我此前看到很多报告都在强调大学的社会功能——为各行各业培养接班人。”俞立中说,大学教育的社会功能确实很重要,但不要忘记,教育的本质是人的发展。
俞立中坦言,在教育中,只有人的潜力得到发挥,其价值得以实现,才能真正体现立德树人的功效,教育的社会功能自然也就实现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很多关系还没有摆正。”他认为,大学教育首先是培养一个人,尤其在进入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的今天,大学教育对于人自身的发展越来越重要。
对此,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也在发言中表示,“以人为本”虽然不是新概念,但在今天仍应该成为教育的主题。“教育应该从学会知识回归到关注人本身的发展。”
既然如此,大学教育应该培养一个怎样的人呢?
席酉民表示,如果人们能按照自己的兴趣学习,使学习成为终身按个人兴趣不断积累的过程,那么一定会出现三种人才。
“第一种是在某个领域有一定造诣的专家;第二种是在某个领域有领导力的行家;第三种则是有能力的工作者——即使成为不了行业或专业精英,也可能拥有某方面能力、追随自己的兴趣、让自己的人生充满乐趣。”席酉民说,基于这样一个思考,教育要给社会文明和社会进步带来重大作用,就一定要培养能够在全球背景下进行全面竞争的人才。“我们将其称为世界公民。”
席酉民坦言,一个人要想成为“世界公民”,除了要有健全的人格,还要有极强的行业背景,以及跨文化的领导力和创业家精神。“这种人可能成为行业精英,经过一定的发展后,变成业界领袖,这就是我刚刚讲的前两种人。但即使成为普通人,教育也应该使他们过上幸福、有追求的人生,至少使他们成为有能力的工作者。”
只是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我们的教育该怎样做呢?
培养模式该如何变革
一方面,大学需要思考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而另一方面,作为大学培养目标的学生,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而在三亚学院院长陆丹看来,这种变化使大学陷入了一场“危机”中。
他表示,随着网络社会的形成,学生对个性化成长的需求已呈爆发性增长,其表现之一是课堂学习热情不高,其主因并不是学生的热情或精力被其他因素诱惑。大学应该反思,自身供给的学习内容是否真的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广而言之,大学现有的教育观念、理论制度以及技术虽然具有系统性和优先性,但其权威的唯一性还在吗?”陆丹问道。
如果大学不能就其在知识、技术、能力的传授和获取等方面的唯一性进行自证,也就无法阻止大学生的学业分心。
对此,席酉民表示,适用于未来教育的教学模式,一定是扁平化、多元、融合、分布式的。“未来选一所大学最重要的是品牌,而品牌的背后则是这所大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哲学。“你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哲学是否符合未来的世界需求,是否能够帮助他人走进一个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不确定的时代,这是很重要的。”
作为上海纽约大学的创校校长,俞立中在这所国内首家中美合办大学中工作了8年。其间,上海纽约大学也建立起了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俞立中将其总结为三个核心要素——
首先是学会选择。在上海纽约大学,学生的选择机会很多,而且很多是基于学生自己的志向和兴趣的选择。学校十分重视学生选择能力的培养,给予充分的自主选择权。
其次是学会学习。该校力图使学生摆脱听课考试的模式,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无所不在的,能够利用各种学习资源,主动学习。
第三是学会思辨。即重视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不设标准,强化阅读、思辨、表达的训练。“这也是上海纽约大学在人才培养模式中贯穿的核心内容。”俞立中说。
“大学创新难点归根结底还要回到大学个性化培养人才的难题上,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又必须回到教育的原点。”陆丹说,在这方面,他还没有一个很好的答案。“我们仍在探索之中,而这种探索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这是教育者的职责所在。”
如何应对新技术挑战
2020年,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的发展轨迹。疫情催生的网络教学技术史无前例地大规模应用,也引发了人们对技术在教育变革中所起作用的思考。
在发言中,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周国平表示,今年的疫情凸显了互联网的优点和不足。其优点很明显——没有互联网,今年的学校教育就会停摆。有人据此得出一个乐观的结论,即网课可以取代或大部分取代实体教育。对此,周国平并不认同,因为各校的实践也暴露了网络教学的某些不足。
“比如,网课没有实体教育的现场感和亲密性。”周国平说,在课堂上,学生与老师之间是有现场互动和情感交流的。老师看着学生的眼睛讲课和对着屏幕讲课,师生双方的感受都不一样。
“事实上,我们目前应该考虑的不是网课能否取代实体教学,而是要改变我们的实体教学,让它成为新生态中的良性基础。”周国平说,以自我教育的能力为例,目前我国的主体教育形式,从教育理念到课程师资、测试方式、评价体系都是应试导向,这导致学生始终在为应试打工。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学生之间的区别只在于承受力的大小和应对如何。这种状态下,自我教育是无从谈起的。”周国平说。
对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助理总干事唐虔也表示,对许多学生而言,进入大学是希望感受学校的学术氛围、社会交往。因此,未来的线上教学和实体教学需要一个平衡。“另外,当人们越来越多地谈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所带来的变革,激发建立学习型社会潜能,并试图利用新技术提高教育质量的同时,还应研究保障弱势群体不会因为掌握不到新技术而再次被边缘化。这一点也应该引起决策者的注意。”唐虔说。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