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林大学海峡联合研究院农林生物大数据中心刘仁义团队及园艺中心俞晓敏团队,联合美国加州大学和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等科研团队完成了关于我国茶树自然种群的特征代谢物的研究。近日,该成果在《自然—通讯》在线发表。
该成果通过转录组和代谢组学大数据的整合分析,揭示了茶树自然种群的群体结构和各个亚群的特异分子标记和特征代谢物,研究结果对加速茶树优异资源种质选育与创新和破译茶树代谢物的调控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
我国是茶树起源中心,在茶树种植和茶叶产量上都居世界首位。茶树驯化、种植、茶饮文化在我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茶叶中次生代谢物的种类和含量极为丰富,是决定茶叶滋味、香气和品质的关键因素。因此,全面解析我国茶树资源的群体结构和各种群的代谢物特征是解决茶树种质创新中周期长、杂交亲本选择难等问题的关键。
该论文首次采集我国有代表性的136份种质资源的新鲜叶,并对其进行转录组测序和非靶向的代谢组数据测定。通过数据分析找到92万多个高质量分子标记,发现我国茶树自然群体含有五个种群,并且每个种群具有其特异分子标记。在8000多个位点,大叶种和小叶种具有不同的主要等位基因。通过代谢物含量的比较分析发现,代谢物含量在在各个种群中有显著差异,并且首次发现各种群具有各自的特征代谢物,可能是其适合制备不同类型成品茶叶的分子基础,对育种具有指导意义。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0-19441-1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