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柳叶刀·感染病学》杂志近日发表综述,突出强调了评估潜在新冠疫苗效力所面临的关键挑战,对“这款新冠疫苗会有效吗?”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提供了重要见解。文章结论指出,新冠疫苗的研发与其他新型医疗干预措施的目的是一致的,但在目前背景下,必须坚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批判性地评估新冠疫苗的疗效,从而更好理解疫苗的通用性与临床意义。
一种能够减少感染、患病或传播等因素的疫苗,将有助于控制新冠疫情大流行。英国牛津大学科学家苏桑尼·霍德森认为,在对抗新冠疫情的竞赛中,几乎不太可能看到只有一种疫苗获胜的结果。不同的技术针对不同情况,各有其独特优势。至少在初期阶段,如果按所需规模生产和供应单一疫苗,可能会面临许多挑战。应采用一种标准化的方法,去衡量疫苗在临床试验中的有效性——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这样才可以广泛地部署最有效的候选疫苗。
《柳叶刀》文章称,目前有44种候选疫苗正在进行临床评估,另有154种正处于临床前研发阶段——这反映了多样化的疫苗技术,而为了比较这些疫苗和未来其他候选疫苗的效力,在新冠疫苗的临床试验中,应充分了解它们的局限性和潜在偏倚。
文章强调,应重视更进一步的挑战,即评估候选疫苗在预防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重症和死亡病例方面的效力对候选新冠疫苗的受试者进行长期随访。而对于两方面非常重要:评估疫苗预防重症及死亡的效力,以及评估疫苗的持续安全性。
英国牛津大学科学家凯特·艾玛里认为,为了确定某种疫苗是否能够预防新冠肺炎重症病例,需要进行临床试验来证明接种疫苗的个体与未接种的个体相比,重症病例是否显著减少。因为只有一小部分感染者会发展为重症,所以,此类临床试验需要大量的志愿者,这样才能保证有足够的病例作为证据,得到对疫苗疗效的可靠评估——这也意味着,只有在一种疫苗得到广泛部署并在大规模人群中接种后,人们才能获知这种疫苗能否预防重症疾病。
文章中还讨论了在人类中进行的感染对照研究(挑战试验),因为随着新冠病毒在社区中的传播减少,这些研究或将提供一种衡量疫苗效力的方法。
科学家们指出,尽管这些研究可能是快速评估疫苗效力的唯一手段,但疫苗在挑战实验中所表现出的针对年轻人群的保护效力,与疫苗实际应用于老年人群和高危人群中的保护效力的关系,目前仍不清楚。
文章最后建议,尽管最终可能会出现仅凭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数据来部署新冠疫苗,但疫苗的研发,仍应以获得疫苗在保护人类免受新冠病毒感染和疾病侵扰方面的直接效力证据为目标,才能有选择地扩大有效疫苗的生产规模。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