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峣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布时间:2020/10/29 12:06:10
选择字号:
中国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

 

星空之内,北斗卫星实现全球组网,赋能和造福人类;月球之上,嫦娥四号完成第23月昼的工作,探月收获满满;群山之中,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凝视宇宙,在星辰大海中寻找“星”踪;天空之上,C919大型客机频频试飞,承载着中国人的“大飞机梦”……

“十三五”时期,中国科技创新量质齐升,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亮眼的科技成绩单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成长空间和重要支撑。

基础研究缔造“重器”

“十三五”时期,一批令世界震惊的“国之重器”纷纷亮相。中国着力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创新底蕴足、后劲强,铁基超导、量子信息、合成生物学等多领域涌现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成果。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总开关。更加注重原创导向,充分发挥基础研究对科技创新的源头供给和引领作用。”在日前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说,“十三五”时期,中国把基础研究和底层技术研发作为科技创新的关键突破口,促进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一体化部署和全链条实施,充分发挥基础研究对科技创新的源头供给和引领作用。

“十三五”时期,中国部署建设了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除了上天入地的“国之重器”外,还支持建设了20个国家科学数据中心,31个国家生物种质和实验材料资源库,98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推动科研设施和仪器开放共享。4000余家单位、10.1万余套大型科学仪器和80多个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纳入了开放共享的网络。

与此同时,中国还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基础学科建设。支持北京、上海等地建设13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围绕量子科学、干细胞、合成生物学、纳米科技等重点领域部署了一批基础性研究项目,“悟空号”“墨子号”“慧眼号”科学实验卫星相继升空;部署建设了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并推动科研设施和仪器开放共享。

5年间,中国基础研究投入已从2015年的716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1335.6亿元,年均增幅达16.9%。2019年,基础研究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历史上首次达到6%。

王志刚表示,中国将把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摆在国家科技工作更加重要的位置,进一步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为科研人员静心思考、潜心研究、全心投入提供更好的服务,支持和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创新。

创新活力全球认可

5G技术领跑,5G基站数超过60万个,用户数突破1.1亿;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5年世界第一,总保有量超过400万辆,占全球50%以上;新型显示产业竞争力提升,2019年销售超过3000亿元,产业规模居全球第一……“十三五”期间,中国加强高新技术重点布局,在诸多领域引领了新兴产业的发展。

科技部高新技术司司长秦勇说,中国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迫切需要科技创新给予有力支撑。为此,中国大力推进高新技术发展,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培育发展新动能、支撑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5年来,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创新发展动力澎湃。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显示,中国从2015年的第29位跃升至2019年的第14位,并在2020年巩固排名。值得一提的是,在榜单前30名里,中国是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专家表示,国家创新能力指数连续两年进入全球前15位,意味着我国已经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5年来,21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169家高新区成为地方创新发展“领头雁”,高新区生产总值从8.1万亿元增长到12.2万亿元。高新技术企业从7.9万家增长到22.5万家,创新创业发展势头强劲。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已有17个区域进入全球创新集群百强,比3年前增加了10个。其中,深圳—香港—广州城市群排名第2,北京排名第4,上海排名第7,中国区域创新集群的活力和竞争力得到了全球认可。

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未来规划,秦勇表示,中国将加强前瞻部署和大力发展以智能技术和量子技术为特征的新一代高新技术,打造我国高新技术先发优势;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攻关布局,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高新技术成果供给;加快培育新一代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壮大发展新动能。

制度建设培育沃土

今年4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首次成为该组织《专利合作条约》框架下国际专利申请量最多的国家。中国已经确立了创新领先者的地位,在专利、实用新型、商标、工业品外观设计申请量和创意产品出口等重要指标上名列前茅。

值得一提的是,企业已成为中国新技术开发的主力。在专利申请者中,中国华为公司以4411件专利申请连续3年成为企业申请人第一名,中兴、阿里巴巴和腾讯等公司同样名列前茅。

“十三五”期间,中国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更加强化,企业创新能力持续增强。2019年,有507家中国企业入围国际组织认定的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这507家企业集中在无人机、电子商务、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通信等现代高新技术领域。

企业成为科技创新“弄潮儿”的背后,是中国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创新创业生态的持续努力。

过去5年,计划管理、成果转化、资源共享、评价奖励、收入分配等改革取得实质进展;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科研人员减负七项行动,大力推动作风学风转变;科创板、成果转化引导基金、众创空间等为创新创业创造了良好环境。

与此同时,“十三五”期间,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基地加快建设布局,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为我国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基础。

在创新环境的培育下,中国科技创新的人才优势持续凸显,一批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快涌现,青年科技人才逐步成为科研主力军。科技部战略规划司司长许倞说,国际组织数据显示,中国国际科技论文数量、高被引论文数量均位居世界第2位。一批优秀科学家荣获地理学的维加奖、物理学的菲列兹·伦敦奖以及化学领域的亚瑟·科普学者奖等国际重要奖项。

“未来5年,我们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王志刚说。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固体核磁共振新进展! 新生开学,导师:8点要做,3点不要做
3颗火山玻璃珠证明月球1.2亿年前仍活着 实验室培养干细胞或成为癌症治疗突破点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