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晓春 张行勇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10/21 11:10:37
选择字号:
研究将印度野牛历史分布北界扩展至北纬34°

青藏高原东北部~5200年前人类围猎印度野牛场景复原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雷初朝团队与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兰州大学、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等多家单位合作,首次对青藏高原牛科动物古DNA全基因组开展测序分析,将印度野牛历史分布北界从此前的北纬29°扩展至北纬34°。相关成果2020年10月19日在《美国科学院院刊》发表。

中国境内牛科动物的遗传多样性和起源进化研究一直是国际学术界关注的前沿和热点科学问题。雷初朝团队研究结果显示,全世界家牛至少可以分为5个明显不同的祖先类群,中国地方黄牛品种来源于其中的3个血统,其中中国瘤牛拥有极高的遗传多样性,近缘牛种的渗入是中国黄牛遗传多样性的主要贡献源头,相关成果发表在2018年的《自然—通讯》上。但由于缺少古DNA证据,这些近缘牛种在中国的史前分布及对地方黄牛的影响尚不清楚。

该研究对北纬34°、海拔约2300米,年代约距今5200年的甘肃岷县山那树扎遗址出土的10个大型牛科动物骨骼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古DNA分析,发现其属于印度野牛分支。印度野牛属于热带—亚热带动物,目前仅分布在北纬29°以南,在中国境内分布在云南省。

据雷初朝介绍,两个犀科动物骨骼的线粒体DNA分析研究显示,其为热带动物苏门答腊犀牛的遗存。与古气候和考古研究成果对比,表明5200年前较高的夏季温度可能促使印度野牛等热带动物向北迁徙至青藏高原东北部,表明印度野牛在中国境内的史前分布范围更广,同时为先民提供了丰富的狩猎资源,促使新石器晚期青藏高原东北部成为东亚地区最后的狩猎场所之一。

此后,由于气候冷干趋势和人类活动的叠加作用导致印度野牛等热带动物在青藏高原东北部消失,家养牦牛和黄牛逐渐成为重要的动物资源。该研究表明除了爪哇牛外,印度野牛对中国瘤牛的影响也不能忽视。

相关专家认为,该研究有利于理清中国境内近缘牛种的史前分布,为进一步解析近缘牛种对中国地方黄牛的基因渗入等后续研究提供了重要素材,同时对解析中国地方黄牛的复杂遗传背景和品种形成提供了重要线索。

雷初朝团队成员陈宁博副教授、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任乐乐博士、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硕士生杜琳垚和雷初朝的博士生侯佳雯为共同第一作者,雷初朝为作者之一。中科院昆明动物所宿兵研究员、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董广辉教授和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张晓明副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73/pnas.2011696117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珠穆朗玛峰因何成为世界最高 极目卫星团队在伽马暴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实践十九号卫星成功发射 他们的15年“铸剑”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