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晴 张行勇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6/12 14:49:59
选择字号:
颗颗归仓的丰收喜悦
西北农林科大斗口试验站小麦产量创历史新高

起场收堆 摄影/张晴

6月8日,连绵一天的小雨将持续数天的三十几度高温降了下来。在陕西三原县斗口村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试验站,站长饶慧斌虽然捏着肿胀的小腿,但脸上却挂满了笑容。

今年夏收,斗口站115亩科研储备地小麦收获、晾晒、入库任务在7日凌晨顺利完成,总产达到101950斤,平均亩产达到886.5斤,创造了该站历史最高纪录。

不种赔本地

“我们种的地不仅要干净漂亮,还要绝不赔本!”2019年秋,饶慧斌在场站中心领导的办公室里打下了包票。

2018年,场站中心的改革大幕拉开,所有的土地都必须回收,和学校的教学科研挂钩。斗口站可耕地1059亩,18年收回了300多亩,115亩作为科研储备用地。

“事业运行费只有25.5万,近三年统计的结果是每年花费在51万至55万之间,缺口达一半。”饶慧斌介绍说,此前土地房屋出租收入会作为站上自主收入,补上缺口。“现在各站要增强自主造血功能,保障运行。”

这115亩科研储备用地,成了增强“造血”功能的试验田。

2019年10月,小麦种子从入土开始,就得到了精心的管护。面对芦苇、刺蓟菜……影响生长的顽疾杂草,饶慧斌组织职工一次一次,一根一根地拔除。

斗口站党总支书记赵炯,1988年从该校植保系毕业,就扎根在斗口。在今年条锈病和蚜虫大流行的年份,用他的专业技术,瞅准时机,防虫治病,有效抑制了病虫害的发生。

这一切,都为接下来的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粒粒辛苦

从6月1日起,职工们24小时在大田里值班,两人一组,吃饭轮换,晚上就睡在田间地头的车上。

6月4日,天气晴好。上午8点,收割机准时进地收割。为了保证一穗一粒都不浪费,在收割机走不到的地方, 2名职工拿着镰刀跟随收割机在田间捡拾遗漏的麦穗,2名职工分别在重要路口和麦场监督统计拉运车辆数量,其他职工摊麦、晾晒。

6月5日,气温达38度。4日收获的小麦,迎来了第一次入库。负责装袋的王新刚因长时间重体力劳动和地面的烘烤中暑,但他仍坚持到了晚饭时间。

6月6日一大早,第二波59亩小麦要收割。王新刚跑去找饶慧斌:“我好了,继续干吧。”上午,摊麦晾晒;下午定包,一直坚持到7日凌晨。

颗颗归仓

面对夏收,斗口站管理和后勤岗位的21名职工齐心协力,听从指挥,从收割、晾晒、收堆、装袋、定包,人抬、车拉、肩扛、入库的每一个环节,分工协作,连续3天挑灯夜战,直到6月7日零点40分,所有小麦全部入库时,大家才松了一口气。

陈军民,一直提着五六斤重的打包机,为十万多斤小麦封口,手指头都磨破了;精心挑选出来的身体健壮的大力士——汤胜利、张建民、禇小晋、王刚、贺宝峰,抬包、卸包、垒包,手指疼得连碗都端不住;陆金平、李新成,都做过腰椎手术,身上有6个钢卡子;赵金山、吴宗利、王宏运、杨峰、郭峰等职工常年有病在身;刘新峰、杨平纪、张红军……分工协作,默默地劳作,谁都没叫苦叫累一声;脸部晒伤的、肢体僵硬的、全身肿胀的……

望着垒到2米多高的胜利果实,他们在疲累中却掩藏不住丰收的喜悦:雨前,终于颗粒归仓了!

斗口试验站的职工们,用他们的勤劳和汗水,实现了奋斗目标。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珠穆朗玛峰因何成为世界最高 极目卫星团队在伽马暴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实践十九号卫星成功发射 他们的15年“铸剑”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