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新的非人灵长类动物研究首次表明,单剂基于抗体的治疗可以防止艾滋病病毒从母亲传给婴儿。这项研究结果1月7日发表在《自然—通讯》。
然而,何时给予新生儿抗体是关键。研究发现,恒河猴幼崽在接触艾滋病病毒30小时后,开始接受两种抗体的组合,最终并没有出现猴型艾滋病病毒,即SHIV。
如果把治疗推迟到48小时后,在服用了4种剂量更小的同种抗体混合物后,仍有一半的恒河猴幼崽患上SHIV。相比之下,研究发现,接受目前标准的艾滋病病毒治疗——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的猕猴在接触艾滋病病毒48小时后开始为期3周的治疗,也没有感染SHIV。
“这些有前途的研究可能意味着艾滋病病毒阳性母亲生下的婴儿仍然可以通过更少的治疗战胜艾滋病病毒。”该研究通讯作者、美国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医学院病理学和免疫学教授Nancy Haigwood说。
之前的研究显示,猕猴在病毒暴露24小时后开始使用4种剂量的抗体,仍能预防SHIV感染。这项研究中的10只灵长类幼崽在6个月内都没有检测到任何SHIV。两项研究都使用了PGT121和VRC07-523两种抗体的组合。
这项新研究还表明,在接触病毒后进行更短疗程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就可以防止新生儿感染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病毒检测呈阳性的母亲所生的婴儿通常服用鸡尾酒药物—— 一种每天服用多种药物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大约6周后才重新进行测试。如果检测呈阳性,他们可能需要终生服用艾滋病药物。但这项研究表明,非人类的灵长类新生儿在暴露于艾滋病病毒48小时后,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仅3周便不会出现SHIV。
相关论文信息:http://dx.doi.org/10.1038/s41467-019-13972-y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