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通人眼中,全国人大代表郑月明的生活可能有些“简朴”。作为联泓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联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董事长,尽管日常工作非常忙碌,但他很少点外卖,平时去超市购物,也大都随身带着布袋子。
“我这么做是想做个表率,尽可能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郑月明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消费者的理念很重要,但要从根本上改变现状,还需要从科技创新入手,寻找环保的替代品。”
郑月明关注“白色污染”问题已经有几年了。他坦言,尽管中国实施“限塑令”已经十年有余,但效果并不理想。“因为电商、快递、外卖等新业态在迅速发展,塑料垃圾污染问题变得日益突出。”
有关数据表明,2017年国内快递包装塑料袋用量约80亿个,三大外卖平台每天外卖订单量超过2000万单,按每单仅使用一个塑料袋算,年使用塑料袋也将超过70亿个。如每个塑料袋按0.06平方米计算,每年仅快递包装和外卖平台使用的塑料袋就可以覆盖900平方公里土地。
“塑料垃圾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寻求绿色环保的新型替代材料解决塑料垃圾污染问题具有重大意义。”郑月明说。
他将目光投向了生物可降解材料。这种材料在堆肥环境下可以自然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对自然环境不会形成任何压力,是替代常规塑料产品的最佳选择之一。
抱着这种想法,郑月明走访调研了国内多家相关领域的科研院所,他发现,有些科研单位已经研发出了生物可降解材料技术,有的连产品都做出来了,可技术的转化落地、推广普及的情况却并不尽如人意。
“现阶段我国生物可降解材料产品国内市场尚未完全打开,表观消费量少。”他坦言,造成“墙内开花墙外不香”的原因包括新材料生产相对传统塑料高,价格缺乏竞争力;产品性能还不够稳定,有待进一步提升;国内尚无明确的产品评价标准,市场较混乱;行业政策和相关法规不够完善,消费者环保意识不够强等。
纵观全球,目前已有60多个国家出台了相关限制塑料使用的政策或法令,通过对塑料袋征税、自愿协议、全面禁令等方式推广使用生物可降解材料,如意大利、法国、美国等已经强制要求使用生物可降解塑料袋,并推行了严格的奖惩措施。
对此,郑月明建议在国家层面制定法规,促使从业者和消费者使用“绿色环保”的生物可降解材料,尤其是在一些重点领域制定限制使用塑料的法规。
同时,他建议国家遴选拥有核心技术、能带动生物可降解材料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加大扶持力度。支持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国际合作等方式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竞争力;参照发达国家标准并结合我国国情,尽快制定生物可降解材料产品标准和评价体系,以加强市场引导和宣传,完善监管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郑月明说,“塑料袋虽小,但问题却不小。在这一领域,更需要‘政产学研用’劲儿往一块使,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