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10/24 10:30:57
选择字号:
南京摄星智能:探索智慧防务“突破摄星”计划

南京摄星智能创始人杨理想

2016年,霍金曾宣布过一项震撼的计划——“突破摄星”,即利用光压将数千个邮票大小的纳米小型太空飞船,加速到光速的五分之一,飞向离我们最近的恒星系。

受此启发,一家中国的初创企业于2018年落地,取名南京摄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摄星智能)。

10月20日,南京摄星智能创始人杨理想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团队正在探索智慧防务领域的“突破摄星”计划。

拒绝业内大佬邀约

以杨理想为首的南京摄星智能创始团队不仅掌握人工智能的技术,还拥有军工的出身背景。2015年,杨理想的第一份工作就职于一家军工单位,主要负责系统智能化等工作。

杨理想告诉记者,刚刚进入军工单位不久的他,曾连续接到业界大佬3个电话邀约。当时,杨理想认为:“人工智能(AI)泡沫很大,大多在炒作概念,而不是真正做事。”于是,他接连拒绝了两位AI大牛的邀请。“尽管如此,大家还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我创业以来也得到了他们的很多支持。”

随后,杨理想决心在原单位继续积累人工智能技术,并从中发现了人工智能是实现弯道超车的一个机会。“但这里面存在一些小问题。”杨理想希望采用市场化的互联网模式做产品,这在原单位较难实现,于是他选择了自己创业。

“我们处于人工智能创业的好时代。”杨理想指出,第一,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提升,对人工智能需求增加;第二,智能化是很好的技术点,但市场化还需要转化一种思路和解决方案,摄星智能就是代表这种新模式。

于是,怀着创业想法的杨理想潜心钻研人工智能技术,仅用3年半的时间,就从一名普通程序员成长为业务精湛的副主任。回忆起那段时光,杨理想感触颇深:“那几年,我几乎全年无休,但收获也是满满的,为后续创业提供了技术积累。”

All in的机会来了

2018年,杨理想意识到资本热情有所下降,泡沫开始破裂。“我所认识的AI初创企业有多家倒下了,但这也给埋头实干的人带来了机遇。All in(孤注一掷)的机会来了,是时候将硬实力展现出来了。”

创业需要启动资金,为此杨理想卖掉了自己的房子,当记者问及住在哪里的时候,他淡淡一笑,并告知:“平时我都住公司,出差则住民宿,似乎也不需要自己的住房。” 2018年9月,南京摄星智能正式成立,杨理想很快就组建了自己的技术团队。他本人毕业于南京大学计算机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机器学习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技术总监王云甘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

当前,人工智能正被应用于大量场景中,比如人脸识别技术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和乐趣,但也存在技术滥用和信息管理的不规范,利用AI进行“逃逸攻击”“对抗样本攻击”和“数据污染攻击”的案例逐渐增多,需要给予鉴别。

今年10月16日,南京摄星智能发布了全国首款分别面向B端和C端的多模态AI生成信息智能检测应用小程序——星眼鉴。杨理想向《中国科学报》介绍,星眼鉴不仅能够几秒就高效鉴别出用户上传的视频/图像是否为AI生成的伪造数据,还能自动生成量化的检测报告,精准分析出数据的难辨等级与合成率。

创业初期实现盈利

对初创公司来说,快速获取现金流是重中之重。除了卖房的启动资金,杨理想向《中国科学报》透露,南京摄星智能还获得由联想之星领投、中科创星跟投的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目前公司已经实现盈利。

“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因为没有可借鉴参考的案例,我们是一边摸索一边前行。”杨理想告诉记者,首先解决的是算法问题,其次是寻找合适的场景。他解释道:“反人工智能算法是我们的核心技术体系,很多场景需要我们提前给出,比如甄别自媒体发布的信息真假。”

虽然南京摄星智能所在的市场处于竞争的蓝海,但杨理想希望看到的是竞争下的合作共赢。“有竞争才有进步,百花齐放才能繁荣。目前,南京摄星智能的技术切分点跟其他人工智能企业不一样,但市场发展壮大需要更多竞争者的加入。”

“创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杨理想称自己只是一个摸索前行的创业者。谈及创业心得,他认为首先需要沉下心,做好充足准备应对困难,对比自己此前从事的科研工作,创业不仅难度大,还需要抛下面子和舒适安逸的生活。

杨理想还指出,创业者需要有一颗宽容的心,保持冷静的头脑。“我们年轻的创业者需要对人和事做到宽容,尽量多伸援助之手、少落井下石。”他说,“悲观者从机遇中看到困难,乐观者从困难中看到机遇,创业者应该是一个乐观者。”

《中国科学报》 (2019-10-24 第6版 专题)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