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朱诺飞船提供的引力场测量数据,上海天文台研究提出两类木星环流形态。上海天文台 供图
透过望远镜看木星的人,会惊叹其表面靓丽的条纹结构。其实,木星条纹是沿着纬线方向横扫木星全球的大气环流,其风力强劲(风速高达120m/s)且持久。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行星物理与磁流体力学课题组的孔大力研究员和他的合作者,在多年行星物理与行星磁流体力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类可能的木星环流形态。该研究成果新近发表在PNAS(《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上。
孔大力研究员19日向中新网记者透露,这两类可能环流形态,其中一类范围较小,风速比较高,另一类范围很大,风速比较慢,但二者产生的引力场扰动是一样。
“木星表面看到的是‘条纹’,实际上‘条纹’里面是人们看不到的信息,我们找到的就是里面的两类可能环流形态。”孔大力说。
木星的大气环流“谜团”,关系到木星内部结构、化学成分分布、磁场产生过程乃至内核的一些物理性质,不可谓不重大。
为了研究木星内部深处的环流结构和物理性质,2011年,美国宇航局(NASA)发射了“朱诺(Juno)号”木星探测器,该探测器于2016年进入环绕木星的轨道。
基于“朱诺号”提供的高精度引力场数据,孔大力研究员和他的合作者共同发展了木星环流模型和反演方法,并得出最新研究结果。
孔大力告知,上海天文台这项研究发现的这两类环流,还可能只是众多环流形态中的两种,木星的环流结构以及内部其它物理状态仍存在更多可能性。
他并表示,结合相关研究,中国未来在木星探测上大有可为,“中国未来可以通过自己的探测器,制定观测计划,进一步研究木星内部结构。”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