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高雅丽
近日,水稻栽培专家凌启鸿在《中国稻米》杂志发表的《盐碱地种稻有关问题的讨论》一文指出,目前水稻耐盐育种尚不能改变盐碱地种稻必须靠淡水灌溉洗盐这一基本事实,并由“海水稻”的称谓问题引出对其技术路线、产业路径是否科学的质疑。文章刊发后引起社会关注。
争论一:称谓不准确?
凌启鸿在文章中称,海水稻的名称过分夸大了耐盐育种的作用,忽视了引淡水灌溉的基础作用,会引起误导。
海水稻繁育专家陈日胜也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起名字一定要有科学根据,在海边经历过台风、潮起潮落,被一定盐度海水浸泡的作物,才能称为海水稻,否则只能称为耐盐碱水稻。”
而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张国栋则回应称,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形象化称呼,是指能在盐碱地、滩涂等高含盐量的土地上生长的特殊水稻。
记者发现,不少报道将海水稻描述为“一种不惧海水短期浸泡,能在海边滩涂地和盐碱地生长的水稻品种”。有学者表示,这些不够严谨的表述有科学传播方面的问题,也与科学家普及相关知识不够严谨有关。
争论二:灌溉用什么水?
据了解,目前在青岛海滩上种植的海水稻最高亩产为近621公斤。张国栋表示,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在2017年采用6‰盐度水对代号0045的品种测产,亩产620.95公斤。今年4月,该中心从上千份材料中选出176份优良品种,在全国范围大规模试种。
公开报道显示,青岛海水稻最重大的技术突破在于可用含盐6‰的咸水直接灌溉且产量大幅提高。表面看,用淡水稀释海水可节约一定水资源,但有专家对其实际生产效果表示疑惑。
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员邢军武认为,将珍贵的淡水掺杂进海水,会使淡水资源受到污染。在大田生产中,农民如何能准确勾兑出含量为6‰的灌溉水也是个问题。“海水稻在全育期是否灌溉了含盐6‰的咸水,缺乏相应的证据。”他说。
张国栋介绍,实验阶段研究品种的耐盐性,必须有稳定的盐度配比。由于试验田在海边,取水比较方便,“但这不意味着实际生产中也需要用海水和淡水混合为6‰的海水灌溉,而是直接采用盐碱地上的半咸水”。
凌启鸿在文中指出,“将含盐量3.0%~3.5%的海水稀释为0.6%的灌溉水,淡水比例应占80%~83%,表明耐盐水稻品种还是要用充足的淡水灌溉作栽培保证”。
记者从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获得一份答复材料称,我国大部分盐碱地分布区域淡水资源缺乏,但在地表径流中存在很多含盐度在0.2%~0.6%的传统农业无法使用的边际水,海水稻有望利用这些资源实现大规模生产。
但一位专家告诉记者,目前盐碱地区域能利用的“边际水”资源有多少仍不确定,因而大面积推广和应用该技术还需进一步论证。
争论三:夸大品种作用?
关于海水稻的名称夸大了耐盐育种的作用,张国栋回应说:“海水稻需要配套一系列的盐碱地改造措施和相应的质保体系才能大规模产业化应用。”例如他们采用的“四维改良法”盐碱地稻作改良技术,就构建了一套针对海水稻改良盐碱地的技术体系。
据介绍,“四维改良法”主要整合了要素物联网系统、土壤定向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素、抗逆性水稻这四大要素。“我们利用暗管排水,加快耕作层淋盐效率,阻隔深层盐碱水随毛细管作用上升导致的返盐/碱,将工程改碱用水与农艺用水融为一体,实现水土盐的平衡,同时还能回收灌溉用水。目前,该技术已在我国五大类型的盐碱地应用于生产实践。”张国栋说。
但上述科研人员认为,盐碱地的治理和利用是综合措施的效果,土壤盐分的排除、养分和水分有效供给必须结合在一起,不能单纯强调抗盐碱品种的作用。
争论四:试验结果不理想?
今年5月,作为精准扶贫计划的一部分,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在新疆岳普湖县试种了300亩海水稻。该县的土壤盐碱度在17‰左右,通过大水漫灌加土壤调理剂等手段,科研人员将土壤中的含盐量降到8‰。根据预期分析,到10月初成熟时,岳普湖县海水稻亩产量最低可达300公斤。但当地一位专家表示,该试验基地的种植情况并不乐观,“基本不可能结实,更不可能有经济产量”。这样的试验基地共有6个,其他基地的情况是否与此类似尚不清楚。
关于新疆试验,张国栋表示,中心选取了十几个有可能高产优质的耐盐碱杂交水稻组合材料,结合四维改良法进行测试和种植示范,目前表现良好。“到目前为止,我们没有接待过其他专家到访基地,不需要以过程数据证明什么,只有测产结果才有意义。”他强调。
《中国科学报》 (2018-08-02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