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甘晓 程唯珈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7/4 8:41:05
选择字号:
“粮仓”初建成 沧海变良田
“渤海粮仓”项目一期目标如期完成

 

■本报记者 甘晓 见习记者 程唯珈

“项目取得的成绩远超过项目启动之初的任务目标。”日前,渤海粮仓项目一期结题,项目负责人、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小京表示,该项目2017年带动95个县市区3110.9万亩中低产田粮食增产增效,5年累计增粮209.5亿斤。

5年来,科研人员在该项目的支持下,围绕环渤海中低产区扩面积、增单产、水保障的粮食增产总体思路,从新品种、新技术到标准化技术体系,再到循环生态农场试验,以点带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5年时间,沧海变良田,“粮仓”初建成。

耐盐新品种升级换代

据项目统计,在河北、山东、辽宁、天津等4个省、市,建立了79个5000亩以上现代化生产示范区,远超任务目标的20~25个。其中,累计示范推广8016.7万亩,其中棉改粮547.1万亩、改良盐碱地290.2万亩。相关技术示范应用,使作物单产增加17.5%以上,节本增效186.5亿元,节水43.5亿方。

在刘小京眼里,这不是干巴巴的数据,而是一片片由荒芜的盐碱地变成的“吨粮田”。

作为“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的一部分,由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建立的南皮试验站自成立后,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其中,小麦和玉米耐盐高产新品种的培育、筛选与示范便是一项基础工作。

5年来,研究人员在李振声院士团队研发的“小偃”系列小麦品种基础上,陆续培育了津农6号、津农7号、津强10号等小麦品种以及“科育186”玉米品种,金粳优11号、5优68和津稻179水稻品种。“10个抗旱耐盐的作物品种,平均比对照增产17.5%~26.4%。”刘小京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

2014年,中科院遗传发育研究所研究员陈化榜带领科研团队培育出我国第一个杂交不亲和玉米新组合科玉糯3号。在混种条件下,这种特殊的糯玉米异交率只有0.08%,远低于普通糯玉米,解决了因隔离种植带来的不便。

围绕耐盐新品种,研究人员建立起“种质创制—室内芽检—耐盐池鉴定—区域试验—品种审定—公司育繁推”一体化的作物耐盐品种选育与应用技术体系,为环渤海中低产区粮食增产增效提供品种保障。

咸水灌溉出新招

在南皮县所在的环渤海低平原气候条件下,小麦生长丰产稳产必须依靠灌溉。项目实施之初,科研人员就认识到,南皮县所在的地区淡水资源极为匮乏,但地下咸水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咸水、微咸水资源潜力巨大。

经过长时间对照实验,研究人员提出基于有机质提升的微咸水安全灌溉技术体系和模式,灌溉咸水阈值由3g/L提高到5g/L,颠覆了“只有淡水才能浇庄稼”的认知。进一步研究发现,只有在小麦拔节时期浇灌微咸水才对作物生长有益。与不灌溉的小麦相比,微咸水灌溉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我们通过咸水结冰改造盐碱土壤,打造‘良田’,通过微咸水灌溉等‘良法’进行田间管理,通过选育更耐盐耐碱的作物品种获得‘良种’。”刘小京说。

5年来,研究人员以挖掘咸水利用潜力、提高地下淡水与雨水利用效率为手段,通过技术集成创新,实现以咸补淡、以淡调盐、多水源互补高效利用,在不增加或者降低区域农业淡水资源用量条件下,实现粮食增产。

标准化体系建成

山东黄河三角洲是典型的滨海盐碱地类型,这里面积大,具有引黄灌溉条件,成为渤海粮仓山东科技示范工程的重点关注地区。

在中科院禹城试验站工作了30年的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欧阳竹曾从快速改造土壤结构入手,配合作物耐盐品种,解决土壤严重盐渍化的问题。

项目实施中,欧阳竹带领研究人员研制了“盐碱地微生物土壤改良资材”,即利用养殖业畜禽粪便和农业有机废弃物材料,采用高效微生物复合菌种和先进的发酵工艺制造,为渤海粮仓项目提供了新型肥料产品。几年前,研究人员就利用这种生物有机肥成功在地表含盐量超过4.5%的重盐碱地上种植出棉花。

“近几年,为将这项初步通过科学验证的技术推向应用,我们形成了一套标准化的技术方案。”欧阳竹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我们向老百姓承诺,不管多重的盐碱地,采用此方法可以保证当年改造冬小麦就可获得亩产600至700斤的产量。” 欧阳竹看到,按照标准化技术方案使用的生物有机肥,不仅能够改良土壤结构,还可以提高作物的抗性与生长速度。配合耐盐小麦品种“小偃60”,甚至可以让小麦在含盐量千分之四的土地里正常生长,保证产量。

循环种植新模式创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欧阳竹也一直在考量新技术如何在推进生态农业建设上发挥作用。

为此,他带领科研人员在种植模式上下了功夫。“黄河三角洲淡水资源匮乏,种植小麦的耗水量大,为此我们提出种植两季玉米方案。”欧阳竹介绍。每年春季4月底开始播种生长期较短的玉米品种,持续到10月中旬。“一季收获玉米全秆与青贮,一季收获籽粒。”玉米主要依靠雨水生长,最多只需浇一次水,不仅节约了水资源,也为当地畜牧业填补了饲料粮缺口。青贮玉米可以制作成饲草,畜禽粪便可以制作生物有机肥,形成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围绕这个思路,在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支持下,将滨州、禹城作为示范站点,建立了“黄河三角洲新范式农场模式”,围绕适合我国未来10年发展需求的新范式农场产业目标、技术目标,进行结构优化设计和技术、模式设计,并开展综合示范,提出全面要素系统优化的高效农场系统。

山东禹城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尹建平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这一新模式是环保政策下的“刚需”。“禹城市的畜禽产业对新模式需求非常强烈,大型养殖企业都期盼与中科院进行技术转化的对接。”

《中国科学报》 (2018-07-04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跨能量尺度原子核结构研究获突破 我国地震工程领域首个国之重器通过验收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团队研制出高性能的蓝光量子点液体激光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