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甘晓)6月19日,第八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在北京召开。基金委党组书记、主任李静海在以《构建新时代科学基金体系 夯实世界科技强国根基》为题的工作报告中指出,科学基金将坚持“鼓励探索,突出原创;聚焦前沿,独辟蹊径;需求牵引,突破瓶颈;共性导向,交叉融通”的新时代资助导向。
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志刚出席会议并讲话。他指出,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科技创新思想,贯彻落实刘鹤副总理的讲话精神。按照“三个面向”的要求,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统筹推进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向科技要规律,要力量。改进项目选题机制,不论是基础研究还是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更加突出体现国家意志和战略需求。不断完善项目形成机制。注意学科交叉融合,加强基础研究等科技创新与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融合,加大对“卡脖子”重大关键技术方面的基础研究。在科研认识和科研方法上有一套成型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有对项目形成机制的评价主体和评价内容,注重基础研究的分类评价。注意国家创新体系与科技创新的治理体制相关问题研究,提升创新治理能力。端正学风和作风,谦虚谨慎,懂得敬畏,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弘扬忠诚、担当、务实、专业、守正的工作作风,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用好公权力。注意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宽容失败,提携后生。
工作报告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思路及2018年重点工作安排。面对新任务新要求,科学基金将坚持“鼓励探索,突出原创;聚焦前沿,独辟蹊径;需求牵引,突破瓶颈;共性导向,交叉融通”的新时代资助导向。“鼓励探索,突出原创”旨在让新思想及时得到支持,鼓励源于科学家灵感的自由探索,强调首创性,使科学基金成为新思想的孵化器;“聚焦前沿,独辟蹊径”旨在扩展新的科学前沿,强调开创性和引领性,使科学基金成为科学前沿的牵引器;“需求牵引,突破瓶颈”旨在破解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科学问题,使科学基金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驱动器;“共性导向,交叉融通”旨在以共性科学问题为导向,促进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使科学基金成为人类知识的倍增器。同时,科学基金将明确优先资助领域,聚焦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功夫,解决卡脖子技术后面的核心科学问题,建立以“负责人+计贡献”为核心的分类评审机制,构建符合知识体系内在逻辑和结构、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相统一的学科布局,建立分阶段、全谱系、资助强度与规模合理的人才资助体系,探索成果运用贯通机制,加强科研诚信文化建设,将试点先行和分步实施贯穿改革始终,排出改革优先序,制定改革路线图,建成理念先进、制度规范、独具特色的新时代科学基金体系。
会上,李静海传达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召开委员座谈会情况。
最后,会议审议并通过了李静海作的工作报告、基金委监委会主任陈宜瑜作的《开启新时代科学基金科研诚信建设新征程》报告,以及《2017年科学基金预算与资助计划执行情况及2018年预算与资助计划》书面报告。
《中国科学报》 (2018-06-21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