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佳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5/30 8:38:00
选择字号:
中科院举办第六届学部学术年会
潘建伟、谭铁牛等5位院士给院士“科普”

 

本报北京5月29日讯(记者丁佳)今天上午,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举行学部第六届学术年会首场全体院士学术报告会。中科院外籍院士詹姆斯·弗雷泽·司徒塔特、保罗·纳斯和中科院院士潘建伟、武向平、谭铁牛分别作了学术报告。

诺贝尔奖获得者司徒塔特介绍了他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分子识别与组装过程中模板合成双稳态机械互锁型分子的方法。他认为,第一代分子泵的设计与合成将为第二代分子泵的研究奠定基础,优化后的人工分子泵空间更开阔,利于电子间相互作用,因而具有更高的运行速度,这一特点为解决对焓和熵有更高要求的聚合物合成问题铺平了道路。

诺贝尔奖获得者纳斯介绍了他所带领的研究团队利用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发现并阐明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对细胞周期关键调控机制的成果。这一重大发现获得了200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潘建伟指出,利用量子规律,能够使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达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他认为,以量子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二次量子革命也一定会带来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巨大进步,同时也给我国一个从经典信息技术时代的跟随者、模仿者转变为未来信息技术引领者的伟大机遇。

武向平的报告简要介绍了我国自主研制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及其建成以来取得的科学成就,重点介绍了下一代超级射电望远镜——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及科学目标。“SKA是人类迄今为止计划建造的最宏伟的天文观测设备,会对自然科学和人类文明作出划时代的重要贡献。”武向平认为,中国作为SKA主要成员国,将以大国的风范和责任,以及对卓越科学目标势在必得的追求,在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获得丰厚的科学回报。

在题为《人工智能:天使还是魔鬼?》的报告中,谭铁牛指出,经过60多年的发展,人工智能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总体发展水平仍处于起步阶段,可谓有智能没智慧、有智商没情商、会计算不会“算计”、有专才无通才。谭铁牛认为,当前人工智能处于从“不能用”到“可以用”的技术拐点,但是距离“很好用”还有诸多瓶颈,理论创新和产业应用发展空间巨大。他强调,高科技本身没有天使和魔鬼之分,人工智能这把双刃剑是天使还是魔鬼取决于人类自身。人们应未雨绸缪,形成合力,确保人工智能的正面效应,确保人工智能造福于人类。

5位院士的报告从科学前沿热点、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结合有关科学研究成果,以翔实的数据和深入的分析,阐述了对科学问题的认识和建议,给大家奉献了精彩的报告。

《中国科学报》 (2018-05-30 第1版 要闻)
 
相关专题:2018两院院士大会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团队研制出高性能的蓝光量子点液体激光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